第 41 部分(5 / 6)
不曾出事。倪乙办完公事,替他们把房子租好,又设法拖延了三天,才等到姗姗而来的张歆一行。倪乙窝了一肚子火,本要发作几句,瞧见面貌一新,兴高采烈的小羊,那火气立刻就散了。
倪乙办事的能力其实很不错,胆大心细,不怕麻烦。从前,倪甲勤快,习惯把他当孩子,事事为他安排考虑,只求他能平安出息,不肯叫他操心。倪乙习惯成自然,想不到他姐也有需他帮的时候。如今,张歆懒惰,指望他出力,有事不瞒他。倪乙张罗得带劲妥帖,还有成就感。
倪乙同松江府的两个差役交情不错。罗六更是一起查过案遇过险的,说过命的交情也不过分。两地相隔不远,石家的案子,这边隐约也听说一些。倪乙便不瞒他们,把小羊的情况,自己的难处,直言相告。他有个守寡的表姐愿意收养小羊,小羊自己也把这个表姨认作了娘。想给小羊换个环境,正好表姐要送亡父的骨灰回泉州,就准备带了一起去,在那边住上几年再说。
倪乙编故事的本领一点不比张歆逊色,三句两句就给张歆扣了个“孝女”的光环。他说张歆是他表姨的女儿,独女,命运不济,早几年就没了母亲,怀孕中丈夫出事死了,生下孩子不久,父亲去世。表姨夫是泉州人,年纪轻轻就外出行商谋生,在南京娶亲生子,先是各种牵扯走不开,后来身体不好,不便远行,许多年都没能回家乡,临终想叶落归根,要求女儿将他的骨灰分做两半,一半留在南京与妻子合葬,一半送回家乡。张歆记得老父遗言,待得孩子略大些,不顾亲友劝阻,就要亲自送亡父骨灰去泉州,顺便也替父亲祭扫祖父母坟茔,看望族人。寡妇幼儿,山高路远,陆路不便,只好到松江来等船。
这时代,社会道德最看重的就是孝和义。张歆一介弱女,为了父亲遗愿,不惜千里跋涉,甘冒海上危险,是孝。自己过得不容易,还收养表姐遗孤,为之打算,是义。有了这两条,见着前,这些人心里就存下了好感和同情。
房子是罗六帮着找的,就在他家附近。年轻寡妇毕竟容易招惹是非,倪乙只同罗六交底,对外称顾实是他们远亲,家业凋零,生计无着,只得来张歆家中帮工,因为老实可靠,这回特意请他一家陪同去泉州。再老实再笨,顾实也是个男人,总有顶用的时候。
张歆对顾实两口子也是以哥嫂相称,又特地嘱咐他们不要对孩子说卖身的事,以免孩子们一处玩耍不自在。因为张歆承诺十年后给他一家自由,虽说他夫妇俩觉得给张歆为仆比从前在家“为主”还要省心好过,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