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部分(6 / 6)
事机变,听了这话都说好:“这么好的茶,可比酒难得。下午还要当差,正不是喝酒的时候。哪日缺酒喝了,再请你破费。”
罗六被倪乙托姊,又是街坊,夫妻两个都同张歆很熟了,就要摆一摆老哥哥的架子:“张家妹子,我知道你心善,用的人也老实心软,家里现有几个小的,看不得孩子受苦。可,生意不是这么个做法。”
“六哥指教的是。今日之事,实在出乎意料。以后,想来他们也知道小心了。只是,六哥,松江富庶,怎会有这么多乞丐?”
这话打开了几位官差的苦水罐子。松江有很多织户,纺织是支柱产业。出产的大量丝绸,本地消化不了,一靠出口,二靠内地商人买去。朝廷禁海,能出口就很少了。时有倭寇海盗犯境,内地商人来的也少了。松江的繁荣比起早先太平年景已经差了好几倍。
松江府最大的麻烦是倭寇,说不清什么时候就来了,所过之处,常是抢光,烧光,杀人也不少。松江城里的乞丐,一大半都是被倭寇毁了家园,杀害了亲人,不得以流落街头。官府也有些安置赈济措施,可是杯水车薪,兼顾不了所有需要的人,更管不了一世。这些难民乞丐无所事事,绝地求存,无疑威胁了松江的治安和稳定,给这些官差衙役增加了工作量。
到底乡里乡亲,不知同样的命运几时就会落到自己亲人朋友身上,这些差役骂得更多的是军队士兵:就知道跟地方要粮要饷,倭寇一来,跑得比老百姓还快。
政治的东西,张歆关心不了,听着听着,倒是有了主意,问罗六能不能找到离这里最近的那拨乞丐的头儿。
罗六朝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