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部分(3 / 6)
,听了阿龙的介绍才知道阿龙的娘林氏,是大姆的隔房堂妹,要好的姐妹。她们的娘家就在要去看的那座山后面,六七里地的地方。
这块地是阿龙发小阿生家的,却是因为阿生大伯的缘故要卖。原来,阿生祖父用有将近百亩土地,在这一代也是有数的地主,去世前给两个儿子分家,分出了问题。郑氏家族一直以来的规矩,家财都是儿子们平分。阿生大伯却非要按孙子数平分。原因是阿生大伯生有五个儿子,阿生的爹只有阿生一棵独苗,还不及堂兄一半壮实。一向以来,家里的农事主要都是大房负担。
闹到后来,按族中长辈建议把田产按数量分成两分,让大房先挑。阿生大伯自然挑了那近五十亩的好田和中等田。阿生爹得到十亩中等田和三十多亩山地。算起来,大房已经占了大便宜,阿生大伯还不满足,闹了几回要把一个儿子过继给弟弟,借口是阿生身体不好,怕是不能给父母养老。阿生的父母气得够呛,从此与大房交恶。
泉州不缺雨水,但因炎热,夏天要是连着些天不下雨,离水源远的地方,浇灌就是问题。原本,灌溉阿生家土地的水就是从大房的土地上流过来。分家后,差不多年年都要为这争执。去年,阿生祖母去世,大房变本加厉,不但堵住了水渠,还不许阿生家经过大房的土地去取水。阿生爹气不过,动了手,被某个侄儿“失足”撞了一下,断了一根肋骨。阿生为了救护父亲,也被打得鼻青脸肿。今年夏天,十多天高温还不下雨,阿生家的地,几乎没有收成。阿生爹受了伤,加上气恼攻心,卧床不起。
阿生大伯假惺惺地带着儿子过来道歉,看望兄弟,说既然阿生家没人能耕种那块地,不如卖给他。阿生家确实没人能种那块地,用不起长工,给他爹看病买药还要花钱,与其白荒着,还不如卖了。可阿生爹恨极了亲兄长,就是不卖给他。
郑家村住的差不多都是一个家族。阿生大伯行事狠辣,又有五个强壮的儿子,就连族长都不敢得罪他。他放出风声,不管谁买了那块地,都别想通过他家的地运一滴水过去。于是乎,阿生家把价钱一降再降,还是卖不出去。
阿龙一路说,陈林氏一路念叨便宜没好货,这地看着便宜,买下来就是麻烦。
是有点麻烦,可价钱真是便宜啊!知道问题在于水源,就可以寻思攻破。张歆原不打算种水稻,对水的依赖也没那么大。
一路看来,张歆已经有了方案,仔细询问接壤的土地都是谁家的。
陈林氏看看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