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部分(2 / 6)
易的棚子,可以摆个二十来桌。
这么着,总算可以把客人加随身仆人都容下,车轿马匹,车夫侍卫,跟来的其他仆从还是没地方落脚。总不能让他们都呆在大街上,张歆把主意打到了对街的客栈,提出包下客栈一天,安置这些车马人员。
年底大家都是往家赶,谁出门呢?客栈正没生意,又瞧着是官府人家宴客,来的没有小角色,自是愿意。只是客栈的厨子也回乡下去了,只能管茶水,不能像张歆希望的那样,提供那些底下人食。
张歆再找上隔壁的饭庄,给了个招待标准,报了个大概人头数,问是记实际人头数,事后结算,还是约摸地估个数,预先结了,多不退少不补。那饭庄也是生意清淡的时候,主人也愿意凑这个热闹,捧这个场,还喜欢张歆的能干痛快,愿意交个朋友结个善缘,选择预先结了,省得麻烦,得知这笔钱是张歆自掏腰包,还给打了个九折,流露出日后有机会,希望还能合作的意思。
张歆会意,感谢一番,客气一番,“还要请您多多关照!”
说实在,余家把寿筵交给她办是好意,给她一个难得的机会大展手脚,也是做定了她的靠山,却在客观上打乱了张歆原来的规划,带进了太多的不定因素。
原本张歆很庆幸遇到程启这么个有些背景又不显赫的生意伙伴,善良朴实,有担当又容易沟通,有长久合作的打算,有心一点一点建设共同的团队。可在她还没站稳脚跟,没有基础的时候,这么大一单宴会砸下来,她只能借助程启家族的人力物力去度过这关,使得合作这条船一下子失去平衡,难以掌握起来。
“寡妇”孤儿无疑是弱势人种,张歆一向只求自保稳妥,小富即安,剑走偏锋也不过谋求立足之地,鬼神避走,麻烦不上门。不敢轻忽自身的种种问题,她从没想富贵出名,只想为自己和子女挣出一份安稳富裕的生活,让小羊体面地出嫁,给小强一个自立发展的基础,再给自己留下一个安宁富足的老年。出头椽子烂得快,何况她是根心虚的椽子,要立足,要得到周边人的认可和尊重,张歆需要名誉,却不要名气。偏偏同知府的这场寿筵把她摆到了泉州人注意的焦点上,提供了一个危险的高起点。
最大的变数就是程启,和程家。原本,程启不过是个程家旁支,一个富有但没什么权势的海商,公私两下带着走私和克妻的污点。张歆有官府的干亲,家族虽不起眼,却有位受人尊敬的节妇大姆,和“孝女”的名声,可令程家不敢简慢轻视。这一场寿筵,办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