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部分(1 / 6)
我没看上,小羊没喜欢上,你怎么着也是白算计。
其实,张歆对与陈大少奶奶结亲家并无反感。陈大少奶奶虽然厉害,却是个爽利人,不难相处。陈家不在乎小羊的天足,也算难得开通的。陈景秋这孩子看着也不讨厌。
小羊能多认识多接触些同龄人,总是好的。成不成,几年后的事,走着瞧吧。
绸缪
初五酒楼开门。人手比寿筵前减了一半多。厨房的人都在,程家来的只留下六个,打杂的临时工只留了三个。没有大型宴会,平日里客人不多,没那么多事情,留下的又都是挑出来的骨干,麻利本分,再经过寿筵的锻炼,应付日常生意绰绰有余。
相比之下,倒是厨房里,张歆的人马和另请来的厨子帮厨都在,人多事少,很清闲。厨房是酒楼的核心,好用的人手不是想找就能找到。张歆和程启有共识,这一块需要壮大加强,而不是裁减。
然而,人浮于事,也是大忌。张歆在松江得到的经验,决定发展外卖和到会服务。
阿玉和阿松姐弟都回来了,还多了个阿兴。
新年时,阿松的木匠师傅传过话,希望他回去。阿龙父子当初让阿松来给阿姨帮忙,顺便长点见识,也没想到这一下阿松就成了“名人”,露脸露到了父母官和大人物跟前。张歆给的工钱本来偏高,另外还有奖金赏钱,从经济的角度,也是在酒楼做下去好。阿龙父子却有些犹豫,比起在酒楼雕萝卜花,“木匠”手艺更正经更靠得住。
阿彩和婆婆想得没那么远那么多,倾向于让阿松继续跟着阿姨。木匠师傅严厉挑剔,嫌阿松这不好那不好,好好个孩子,垂头丧气地被退回来。是他阿姨慧眼识才,发掘出阿松的能力,给了他机会。就不提道义亲情,她们也希望孩子做工做得快乐。
大人意见不一,只好让阿松自己决定。阿松当然愿意继续帮阿姨,不仅因为跟着阿姨收入好成名快,阿姨对人好,兄弟姐妹在一起开心,更重要的是阿姨愿意听他的想法,放手让他去做,完完全全把他当作平等的大人对待。阿松这么对阿公和阿爹解释自己的感受:“在木匠师傅那里,我好像一头驴。师傅叫我推磨,一下说我太慢,一下怪我走歪,最后把我赶回来,说我不是头好驴。阿姨看见我就叫我跑跑,然后指个方向说,你看怎么跑到那边去。我现在觉得自己不是驴,是马,可以跑起来的马,再跑跑说不定就成良驹宝马了。”
阿龙好笑地踢了儿子一脚:“就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