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部分(4 / 6)
何干?”
程少爷冷笑:“我忘了,三叔这些年都不管家族里的生意,这一向又专心经营客如归,竟不知银楼的事。三叔好歹也跟了祖父那么多年。侄儿不敢多嘴,三叔自己查去吧。”幸亏当初没让他当家主,要不然,闽南还有程家么?
这银楼是前任家主开的,目的就是给自己的儿孙分钱,又给族中长老送了干股,让他们白拿分红,遇事通融行方便。那时,前任家主手里直接控制着二十多条船,这些船带回来的珠宝足够支持银楼。
几十年过去,情况发生变化,直系嫡支的有了钱,很多不愿吃苦,不跑船了,间接控制生意,又做不过旁系那些自己跑船的,索性将手里的船或转让或出租。旁系的人,享受着家族的资源,愿意把收益的一部分上交家主和族里,可没义务丰盈嫡支的私房。
就连现任家主都不愿意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白贴给扯后腿的兄弟侄儿,只是怕闲话,又要笼络族老,还要帮银楼维持下去,除了自己每年送些珍珠宝石过来,恩威并施,让一些接受帮助的旁系船主也这么做。程启是这些旁系子弟里,对银楼贡献最大的。
照说,无商不奸,程启老实憨厚,不会讨价还价,做生意是不成的。这海外贸易却与一般生意不同,程启是行船的好手,遇事不多想,反而容易抓住关键,来去带的货,总能很快出手。
头一回没经验,直话直说,吃了亏。第二年,还是一般老实。程家长辈摇头,觉得没救,却不想入了南洋当地一位大商家的眼,喜欢他实在,专门同他交易,还给他引荐西洋南洋商人。几年下来,程启在南洋西洋商人中有了很好的声誉,稳定的客源,练出了眼力,不再上当,还经常能带回最好的珠宝木料香料。因为头一年出海遇险,全亏家主周旋救护,程启一直不顾董氏反对,把四成的珍珠宝石按银楼出的价与他们交易。
今年,程三老爷入股客如归。董氏料定有事,等程启回家,就不许他马上把珠宝拿去银楼。程启累老妈担心,心里有愧,为了能娶张歆进门,更不敢同她做对。那些珠宝就到了董氏手上。
程三老爷挖墙脚。董氏去族里告了一状,挨了家主夫人一顿嘲笑。族老们拿着嫡支的,自不肯向着旁系。他们一日不处置三老爷,董氏一日不卖珠宝。这不但是旁系与嫡支的抗争,还关系着不少钱,其他旁系人家反正不等那钱急用,也跟着持珠宝观望。
范家娶亲,一娶一嫁的,需要置办不少首饰。亲戚聚集时,董氏拿出那些珍珠宝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