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部分(3 / 6)
“老头,真啰嗦!滚开!”一个护卫猛然一推,把薛伯推得向后倒去,摆出架势就要往门上撞。
薛伯年近半百,身康体健,每天早晚一趟拳,武力说不上多少,却也不是被随便一拨拉就站不住的,实在是见今日事情难以善了,不得已使出苦肉计,借那一推之势,坐倒在地,低声呼痛。
几个当兵的哪把这个放在眼里,瞟一眼,理都不理。
“阿公!”薛伯两个大孙子惊呼着,跑过来扶起爷爷。
看热闹的人群里,抢出二十多个青壮男子,不声不响地将祖孙三个环卫在中间,克制的目光阴沉地压向几个丘八。
千百年来,闽地闽南,对于朝廷都是偏远的荒蛮之地。北方的战乱和动荡很多时候波及不到这里,朝廷的恩泽优惠也很少落到这里。闽南人靠山吃山,面海吃海,几乎自生自灭,直到本朝政策断掉他们一条重要的生路,却又滋养纵容倭寇海盗,使得他们的生计更加艰难。
这些丘八,说是来靖海护民,平时要百姓供养,威风自大,一听说海贼倭寇,跑得比泥鳅还滑。
他们敷衍无能,致使倭寇敢于侵犯渔村,劫掠孩童。而他们的能耐却放到了这里,放到了殴打老人,欺负孤寡,抢闯民居。
这些人甚至不是泉州驻军,光天化日,就敢街上行凶,无缘无故,就能砸寡妇家门。
张氏是这条街上最弱小,看着最容易欺负的。可唇亡齿寒!下一个会不会轮到他们家?会不会轮到他们的妻女姐妹无故受侮辱?他们的老人孩子被打骂?
地域和历史的缘故,泉州人排外,乡土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张歆虽是外来人口,根子上是本地人,一来就住进薛伯家,自立门户后有陈林氏掌家,本身也会做人,虽然仍不会说闽南话,到底被接受了。这些北方军户,十足就是外人,来找麻烦的外人!
这条街历史不长,薛伯家是头一批住户。夫妻两个开朗健谈,乐于助人,后来搬进来的,从盖房子搬家就得到他家不少帮助,没有哪家没收过他们的暖房礼。
薛伯年不是最长,钱不是太多,学问没有多大,没名气,可在这条街上,在这附近,确确实实是最受尊敬喜爱的长者之一。不过站出来说了两句公道话,就被推搡在地。
被推倒在地的,不是哪家的老仆,而是薛伯。这条街的住户,旁边赶来看热闹的人们,愤怒了!
官兵如果是匪徒,他们只好靠自己保家园,护乡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