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部分(2 / 6)
人,用功起来。不成想程启到了庄子如鱼得水,十分自在,差不多农活都学会了,还交了一帮子泥腿子朋友。董氏至此方想明白,爹就不是块读书料,还能指望儿子读书出头?不再逼他读书了。
张歆好笑:“之乎者也,四书五经,不学也没关系。你现在不也好好?”
程启大为感动。还从来没人对他说过这话,果然老婆最知心。
不过,摸着老婆还没鼓起来肚子,他还是说:“这孩子要像你才好,不要像我。”
“像你有什么不好?”
“像我,笨,该会不会,被人笑话。”
“什么是该会?什么是不该会?我觉得你会都有用,比背诗拽文强。”
“真?”程启脸上放光,还从没人给过他这么正面评价。
某日程启从城内回来,一脸兴奋。他把张歆陪嫁房子边上地买下来了。
当日卖地给张歆乡绅死了,到死也没把他计划中别院盖起来。身后,几个儿子分家,那块地价值引起了争议。
那块地在他家手上几十年了,当初买时候,附近还没有住家,是按坡地荒地成交。这些年,不少中等中上人家嫌城里拥挤,房子老又贵,跑到交通便利,风景也好西门外建屋居住。先前卖给张歆一块就赚了钱。
想要那块地,要按低价算。不要地,要算高价。吵来吵去,最后决定把地卖了,大家分钱。
程启听说老乡绅病重,快不行了,就料定他们分家可能要卖地,暗暗命人留意着,得到消息,就去接洽。
程启是第一个买主。那家人期待值高,漫天要价。
经济费了许多口舌,也没能把价钱降下来多少,劝程启再等等,晾他们一晾。出得起那个价钱,又对那块地感兴趣,大概只有程启一个。
程启志在必得,心里着急,等了三天,就催经济再去。对方让了点价,程启就拍板买了,已交了定金。
张歆一听价钱,就说贵了,宁愿定金不要,要等他们把价钱真正降下来。
程启生怕有人同他抢,护着说:“不贵,那块地很大,地方又好。只有那么一块,不贵!”
张歆听得翻白眼:“你到底是买家,还是卖家?”这人平时不浪费小钱,浪费起大钱还真是眼都不眨。做生意也只能挣个辛苦钱。
程启把自己手中现款拢到一块儿,还不够买地钱。盖房子料钱工钱,更加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