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处理(4 / 5)
节义一压,这沾了泥巴点子的人立马就变成了个泥人,再没有一块干净地方。就算我不愿意,可再怎么样我也不能违了大义啊。哎!当家难啊,都是我儿子,我总要让他们两个都吃穿不愁的才好啊!”如果你一定要次子也享受长子的待遇,这确实挺难的。
“要我说,太太您也不用发愁,等着他们自己有了两个儿子也就知道了。不当父母哪能体会父母的难处呢?再说了,太太今儿不是示意大奶奶管家了么,大爷肯定知道您心里也是有他的。平日里您对二爷的照顾,二爷肯定也心里有数。”
“哎,但愿吧!”大儿子与小儿子的平衡问题一直是史夫人心里的结。小儿子本身没有爵位已经够委屈了平日里难免偏疼了些,看在长子眼里自然就成了偏心。天知道,她的本意真的不是偏心啊!
作者有话要说:下面是我搜资料时看到的一段话,感觉很有意思,放上来与大家共赏:
由丫鬟之名看贾母和王夫人
贾母的大丫鬟,名叫鸳鸯。其他的丫鬟出现的比较少,就不多说了。还有两个丫鬟却是不得不提的:袭人和晴雯。这两个丫鬟本来是贾母房中,后来便给了宝玉。
有人也许会奇怪,贾母的丫鬟怎么会起“鸳鸯”这个名字?难道只是为了“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这一回目?
那鸳鸯,本来是多情的象征。在红楼中,最多情的一对,大约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了,这就是“木石情”。
袭人,是芳香缭绕的鲜花;晴雯,是彩云相伴的月亮。花与月,很浪漫的感觉。
常见的说法,是袭为钗副,晴为黛影。那么,袭晴之争的结局,大约就暗示了钗黛之争的结局。
鸳鸯的结局,前八十回中没有。可惜,也没有她的判词,因此也不好枉加推断。
王夫人的丫鬟,大约就是金钏和玉钏,还有彩云或彩霞。彩云和彩霞有些分不清楚,姑且认为是彩霞吧。
有时也会奇怪,怎么死的是“金(钏)”而不是“玉(钏)”呢?这种想法的基础,是由于书中的“怀金悼玉”。这里,“金”是宝钗,而“玉”是黛玉。
其实,在我看来,王夫人的“金玉”二钏,乃是指“金玉良缘”中的“金”和“玉”。金钏死,则“金玉”分离。这就预示了“金玉良缘”的最终解体。
由“彩云”或“彩霞”,很容易联想到“彩云易散”或是“枕霞”,都是一种美而易逝的东西。在我看来,很像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