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四海皆臣服 ...(1 / 3)
会要归氏夫妇的傻儿子苦不堪言,两人便再无犹豫,一口答应。
归二娘那一掌,打得四爷吐血,却未曾震断他心脉,四爷昏死一场,得了建宁真心,又博取康熙信任,次日醒来,才知道建宁因悲恸过度晕了。此后,康熙便许了他两人的婚事。而为何建宁会跟四爷到西洋,却是建宁的主张。
原来建宁想到百年后,清朝闭关锁国,朝廷腐败,引得列强虎视眈眈,造成八国联军的惨状……建宁心道:“若是无能为力,倒也罢了,如今有这大好机会在眼前,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她便同四爷商议。
建宁未曾直言将来如何,只是旁敲侧击,但四爷一来见识非凡,二来他是见识过建宁“未卜先知”本事的,当下就商议了汤若望,南怀仁,彻夜长谈许久,学习见识了许多西方的使节制度,又向康熙上书,建议在海外驻扎使馆,互通商务,促进大清跟海外各国的交流,并在全国各地设置新式学堂,尤其重视演武堂——便是以后的军校雏形的建造。
康熙起初觉得这种种的提议很是新奇,思索了三天之后,便应承下来,虽然不是一鼓作气全部推行,只是试行一部分,但对他来说,却已经是一大进步。
建宁知道,若是推行得当,康熙便会逐渐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到时候,大清扬名海外,纵然历史的洪流会滚滚而来无法阻挡,但起码,若是民众耳目一新,见识广博,不会固步自封、坐井观天,而国力强盛,迅速壮大的话,却怎么也堕落不到被列强瓜分的惨痛地步。
此后半年,康熙便连连派出“出海使”,出使西方海外各国,建宁不愿只呆在宫中,也跃跃欲试,四爷体会她心意,就主动请命,说服康熙,带着建宁出使西方……这三年来,建宁同四爷走遍了美,英,俄,法、德等国开展外交,因她英文极好,出身高贵,生得又美,神秘高贵的东方特质让洋鬼子们大为倾倒,而陪着的四爷手段又高,两人所到之处,受到西洋各国众人的热烈追捧,被西方各国冠以“东方美人”名头,因他两人代表大清,因此连各国首脑,都以结识两人为荣,建宁同四爷在西方各国亦有爵位赐封,不在话下。
四爷同建宁这次回国,是为了庆贺康熙生日,而在此之前,两人走遍西方各国的时候,便也同是递了请帖,因此当建宁同四爷的船靠岸后不久,纷纷也有各国的使臣船只到达,分别是美,日,英,法,德,俄,意,及奥匈帝国的使臣。
而康熙早得了信,名为接见使臣庆贺生日,实际是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