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五章 我欲称帝(4 / 9)
罗成熊却是脸上露出沉思的神色,他忽然脸上闪过一抹惊诧,一步出列,拱拱手,大声道:“殿下此计,当真是大妙!妙不可言啊!不过一定规制,便可凭空生出无数的银钱来,连嘴皮子都不用翻,这钱来的,当真是再容易不过。”
徐鸿儒闻言哈哈大笑,赞道:“副文相果然不愧是明廷重臣,这眼光当真是锐利,一眼便看的分明。”
他眼见众位臣子还是懵懵懂懂,由然生出一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感觉,哈哈笑道:“罗爱卿,你给大伙儿说说!”
“是!殿下。”
罗成熊应了一声,轻咳一声,面对众人,从容不迫道:“各位方才也听到了,咱们要开宝泉局,要铸币,各位可能不大清楚,在下却是知道一些,这铸币,可不是个赚钱的活儿,恰恰相反,朝廷铸币,往往是要赔钱进去的。”
众人都是不信,因为他在危言耸听。
朝廷铸造了钱直接就花出去了,也就是只有点儿工本费而已,何谈什么赔钱?这可是大赚特赚的!
罗成熊微微一笑,继续道:“国朝从来便是铸造铜钱,从秦汉始,历朝历代莫不如是。可是国朝产铜却是不多,而历年铸币又是用掉大量铜,因此铜价越来越高,自两宋之时这铸币就成了赔钱的活儿了。彼时民间铜价飞涨,熙宁朝时张方平就上《论钱禁铜法事》札子,说‘销熔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铜贵而钱贱,由此可见一斑。元佑时钱监收民间铜器,每斤给价二百文,只能出钱一百五十文,民间尚且以为价低而应者寥寥;绍圣年间钱监历年亏损,每出一千铜钱,须费一千五百钱,凡此种种,皆是弊端,到了伪明这一朝,更是如此,是以朝廷干脆就铸钱极少,铸的少,赔的也就少些。”
李青山拧着眉头问道:“那为何宋朝不效仿伪明,少铸造些银钱呢?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他是一个很有求知欲望的年轻人,别人都是听的晕晕乎乎,不明所以,他却是听出来一些门道。而由于之前的经历有限,地位不高,不过一个乡野之人,这个时代的理论水平又是底下,因此涉及到经济、调控、财政这一类的东西,他都是无法接触到的,这会儿便是很好奇的问道。
“这位将军问的好。”罗成熊道:“不是在下夸口,能说出这个道道来的,怕是天下间只有在下和户部尚书万大人了。为何宋朝明明知道铸造铜钱亏钱却还要铸造货币?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宋朝商业繁荣,民间富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