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倪匡”!(2 / 4)
,大牛市都持续了很多年了,赚了那么多,却整天闷声发发财,不告诉同事!”女子语气充满羡慕。
“呵呵,鲁姐啊。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要居安思危啊!要知道,此时股市,从73年~74年股灾,恒指跌至150.11开始启动,已经涨了5年多了!现在还投资的,都是刀口舔血,随时准备撤离.......”男子不断解释。
“哇,你居然赚了这么多。150点就进场了?”女子又是一阵惊呼。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张少杰在旁默默的听着,顿时感觉到豁然开朗是啊,现在是大牛市!
历史上,香港股市73年股灾,跌幅91.54%,恒生指数最低跌至150点,创下香港股市有史以来最惨重的大熊市。
不过,大熊之后有大牛,自从73年~74年超级大熊市之后,此后75年至81年尾,香港股市,创下一波相当长久的大牛市。
这一波牛市中,华人资本不断上演兼并好戏
世界航运业愈演愈烈的“船灾”初露苗头,世界第一船王包玉刚便果断弃船登陆,豪夺“九龙仓”,进军地产业。
李嘉诚也是入主常年亏损的英资公司“和记黄埔”,汇丰锦上添花,以分期付款方式送给李嘉诚股票,助其获得控股权。
除此以上这两起惊世大手笔之外,更有一个惊天大骗局“佳宁神话”!
80年代前期的香港股市的股市,秩序还是较为混乱的。
因为早期英国人成立的“香港证券交易所”排斥华人公司上市。所以,在69年开始,香港的华人资本先后又开了远东交易所、金银交易所、九龙交易所这三家证券交易机构。
仅仅是一个城市而已,居然出现四家交易所,不免有点荒谬!
这四家交易所,为了争夺证券市场定价权,开始展开恶性竞争,不断降低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审核标准。
这种管理混乱的现状,导致香港证券市场,舞弊、财务造假、烂公司也能过度供股圈钱等等现象此起彼伏。
这时候香港的股民因为还没有受过重大的金融诈骗案件教育,投资心理还比较单纯的,很容易被虚假的业绩所哄骗!
其中,佳宁置业造假,在80年代就很具有代表性!
由于佳宁置业的造假,不但让整个香港数十万投资者饱受损失。
更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