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倪匡”!(3 / 4)
为此次造假事件的教训,促进了整个香港股市的正规化发展。使得后来,这类现象逐渐减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1980年的妖股佳宁置业,一年多以内一口气涨十多倍的好戏,即将展开帷幕!
在1980年的年初,如果投资佳宁置业股票的前身“汉美股份”,仅仅需要不到一港元的低价成本买入。
而等到“佳宁置业”收购汉美,借壳上市之后,到80年11月份,股价已然飙升到17.9港元!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大赚17倍,任何人也不会拒绝的吧!
想到此,张少杰脸上洋溢出一股自信的微笑。
半个小时候。
胡波姗姗来迟。
“对不起,少杰,让你久等了!”胡波露出歉意。
“没关系,我是时间很空闲!在编辑部里旁观各位编辑的日常办公,也挺有意思的!”张少杰笑了笑。
说着,张少杰将摆在桌子上的稿子递给胡波:“这是我写好的稿子。”
“多少字?”胡波问。
“第三卷,六万多,不到七万字。”张少杰答复。
“才不过是两天时间,又完成6万多字了?”胡波大吃一惊。
张少杰有点心虚说道:“我和别的作者不一样,头脑中酝酿好一个情节,基本不会反复琢磨字句,而是一气呵成的将情节写完。”
“你呀,这么拼命写作,简直就像一个小倪匡了!”
“倪匡?很不喜欢他的文字,不过很佩服他的敬业精神。从57年倪匡来香港,二十多年来,他除了写稿之外还是写稿。武侠写了几百本,卫斯理系列几十本,电影剧本数百部。一年能够创作五六百万文字的牛人,确实是行业楷模!”张少杰简单评论。
胡波不禁翻白眼,在香港评价对方是小倪匡,那是纯粹的夸奖。
须知,此时的倪匡,可是写了超一亿汉字,自称“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的最多的人”。
但是,这是倪匡的自谦了,事实上,整个人类出版史上,除了出版了500多本长篇著作的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之外,没有谁出版的字数能够超过倪匡了。
事实上,这个年代,倪匡几乎是纯粹凭稿费收入致富的标志人物。他不像金庸那样办报纸,也不像古龙那样主要靠小说改编电影、电视剧本赚钱。
倪匡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