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贺财东改字吞银周老(1 / 6)
第六回,贺财东改字吞银 周老汉雪中送炭
山东曲阜的老秀才黎德谦,多次科考不第。年已半百,家资耗尽,生活艰难。偶尔收几个学生教书,勉强维持生活。又患有严重的腰腿痛疾病,行动困难,时常卧床。又因连年灾害,更是雪上加霜,一筹莫展。
他与妻子陈氏生有两个女儿:长女元娘年方二十一岁,嫁与本庄小康之家,女婿是位秀才。次女素娘一十七岁,待字未聘。
黎德谦胞弟德让,妻子病故之后,去京城谋生,有时寄点银子接济他们。
这日,黎德谦妻子陈氏与黎素娘坐在炕上做针线活计,黎德谦拿起水杯喝一口水把药送下,说道:“想当初,苦读寒窗,费尽家私,白费力呀!功名未成,人已老矣......咳!身体又不好,疾病缠身,什么活都干不了......大丈夫不能养家糊口,真是无颜面对这个家......惭愧呀!”陈氏道:“一家人同甘共苦是应该的,说什么惭愧呀?要打起精神,把病养好了,还可以教几个学生。”黎素娘道:“是啊,爹爹身体要紧,不要老想不愉快的事。女儿做针线活计,能多少有点收入,天无绝人之路......”
这时,邻居徐明在窗外问道:“黎秀才在家吗?”黎德谦边答应边开门。见徐明拿着书信和一个小包袱,站在窗外。黎德谦道:“徐贤弟,你回来了。”徐明道:“我在京城,见了令弟德让,带回书信一封、银子三十两,交给您。”黎德谦高兴地接过,说道:“多谢贤弟!进屋坐吧。”徐明道:“不啦。我刚回来,还没到家,改日再来。”告辞回家。
黎德谦欢天喜地的进房说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哇!”陈氏问道:“邻居唤你有什么事?”黎德谦道:“二弟求他带回书信和银两。”他高兴地把银两和书信举起,让妻子和女儿看。陈氏道:“看看信上写些什么?”黎德谦道:“我眼花看不清,还是素娘念吧!”
黎素娘接过信,念:“兄嫂安好?见字如面。弟来京数载,辛勤贸易,赢利颇丰。积得些银两,与贺财东合资当铺,生意兴隆。因觉得与兄嫂一家两地悬念,甚属不便。再者,家中无甚产业,不如携眷来京,一则骨肉团聚;二则京中人才济济,可与二侄女选...... ”她害羞不再往下念。陈氏见状催促道:“羞什么?女大当嫁,你叔叔说的有理,念下去。”黎德谦道:“是啊,念下去。”黎素娘继续念:“选择乘龙快婿;三则,弟室尚虚,请兄嫂来京,共议婚事。到京后先租房居住,遇到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