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海静寇府探亲槐氏(5 / 6)
难,为君分忧。
陛下可曾记得,在边关危机之时,是何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抛家离子,固守边疆......
臣去边关,为了江山社稷,七、八载从未回家探亲一次,就是这次奉旨回京,路过家园也不曾回家探望......
这一切,若不一心为公,岂能做到!
望陛下明察,雪此大辱,还我清白,臣死而无怨。高廷赞再拜,万岁,万万岁!”
神宗感动的含泪沉思片刻,说道:“观其招词,似无虚假,怎奈宋四已死,难以对证。朕纳苏卿所奏,休审收监,待朕召九卿会议,降旨施行。”
他心事重重地由宁佐伴驾,回到昭阳宫。皇后问道:“万岁,面带惆怅,莫非为了镇国王之事吗?”神宗道:“他始终不承认有叛逆之心和通敌之举。”皇后道:“妾妃也不信他是叛国之人。”
神宗道:“业已审问多日,还用过刑,案情仍未明。若不了了之,含糊释放,岂不失了国体,让天下之人,皆笑朕赏罚不明,是非不清,忠奸不辨,说朕昏庸吗?朕这一国之君,还有何威严!有何信誉......骑虎难下呀!”
皇后道:“陛下既有此顾虑,何不破格开恩,降旨一道。说真假免究,念功减罪,先贬他为民,待用武之时,再召重用。谅他忠君之心,仍能为国效力。”神宗道:“也只好这样。”
宁佐立刻差人向吕椿送去了神宗欲赦免高廷赞的情报。
次日早朝群臣朝见已毕。吕椿出班奏道:“陛下,高廷赞一案,根据多次审问结果,臣以为宋四举报他通敌叛国之事,未必是真。况且镇国王为人一向忠心耿耿。战功赫赫......怎奈宋四已死,查无对证。臣斗胆保奏,乞求陛下开恩,免究此事,令其充军到岭南,远离北番。陛下既表仁慈为怀,又可高枕无忧,望陛下开恩。”他做尽了坏事,又装作好人,使大家误认为是他保奏的高廷赞,连高廷赞本人也觉得他是保奏自己出狱的恩人。
神宗有了台阶可下,悦道:“相国所奏,乃是为国忠君之全策,准奏。”
牢房里的高廷赞,面色苍白,须长体瘦,心事重重,憔悴不堪地躺在床上。宁佐手拿圣旨,在禁子带领下进来,高廷赞忍着伤痛坐起。宁佐道:“圣旨下,高廷赞接旨!”
高廷赞不知吉凶,疑惑地下床跪下。说道:“罪臣高廷赞接旨。万岁,万万岁!”叩头听旨。
宁佐念道:“奉天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