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部分(5 / 7)
贤相提并论?不过书法一道,却是古今一脉相承的,习练时固有其章法。就像这墙上的永‘字’的写法,统共有侧,勒,努,掠,磔,策,厥,八笔,就囊括了所有笔法运用之精要,掌握了‘永’字的写法,余者均万变不离其宗,习练者皆可触类旁通,所不同者乃习练者习惯,气质,特点差异而已”,王御史指着墙上的巨幅“永”字说道。
“侧,即点画,是所有笔画的延伸,因其多做侧形,固称其为侧笔。侧笔要灵动饱满,顾盼有致。分为上点,左点,右点和下点,形态或相向或向背”。
“哦”,公孙长一边听,一边琢磨。
“勒,就是横,犹如勒马收缰,愈收愈紧。首要是掌握平衡,是字的骨架,分长横和短横。长横是主体,属纬络,短横配合长横,做逆锋,也有左右尖横,来来”,王御史见公孙长听得入神,索性来到案前,拿起笔,一边说,一边示范。
“书法运笔,主要是腕部用力,讲究缓急轻重,浓淡相宜,间连有度,疏密有致,气韵呼应,章法结构”。
“书道似与剑道略有异同吧”,公孙长说道。
“呵呵,不错,这就努是竖,即用力之意。笔锋须尽力下行,如引弩待发,蓄无穷之力,就象这样”,王御史在宣纸上写下竖笔,“竖中有变化,有直有弧,曲直结合”。
“哦”,公孙长若有所思。
“这掠,即撇笔,如飞燕掠檐而下,轻捷有力。像这短撇,宜快,斜撇,形状加长,去势如行云流水。这是竖撇,这是回锋撇”,公孙长看得如痴如醉。
“磔,就是捺,肢解之意,恰似利刃,肢解动物,轻巧而着力,在于稳定。这斜撇,像‘大’字的最后一笔,不能上翘或下垂”。
“妙极”!公孙长说道。
“策,即为挑,有鞭策之势,写起来有轻快之感”。
“厥,即折,转折,应方正刚劲,骨力外拓,有横折,横折撇,横折弯钩,竖折,竖折撇等变化”。
“,称为钩,意为踢脚,全力关注于脚尖,猝然起势。每做一钩,如百钧之弩发。有横钩,竖钩,斜钩,戈钩,卧钩等”,王御史一口气讲完永书八笔,已在案上写下厚厚一摞宣纸。
“妙啊,侧,勒,努,掠,磔,策,厥,永书八笔,真是妙极”!公孙长听着看着,竟露出少有的忘形之色。
“公孙侠士”?王御史道。
“哦,王大人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