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态势(3 / 4)
地,以乌兰乌德火车站为中转站。所有运输过来的物资在这里卸货,然后统一安排列车发往前线。
巴托夫亲自带了第2近卫坦克师和第12摩步师直直地冲乌兰乌德去,难道还看不出他想要干什么吗?
无奈的是,在乌兰乌德地区乃至周边地区,俄军根本没有能够与之对抗的部队!如果从更远的地区抽调部队,估计到了这里,巴托夫已经坐在乌兰乌德司令部司令员办公室的大班椅上抽掉几包烟了。
也许会有人说,俄联邦军队那帮人脑袋里面塞得都是屎,战争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为什么不提前安排地乌兰乌德补给基地乃至远东铁路重要路段的保护?
如果身在克里姆林宫,想必会明白一些,叶利钦的烦恼,莫斯科不懂。
讨伐军这十万部队,都还是费劲了九虎二牛之力才凑出来的,莫斯科又哪里会有更多的部队去防守漫长的远东铁路?应当是,部队很多,叶利钦能够使用的、有战斗力的,少之又少。
更何况,别忘了此时的莫斯科,正在沸腾的民众以及反对派政党的口诛笔伐之中。失踪的国库储备黄金以及从莫斯科市长家搜出来的大量不明来源财物引发的大规模反对示威游行,愈演愈烈。
在如此蛋疼的时刻,车臣那边的杜达耶夫举起了独立的大旗,展开了军事行动,把车臣境内的所有的俄军军事基地、兵营攻占了。态度好些的驱逐出境,态度差些的,杜达耶夫这个心狠手辣的人,直接就用军刀团为他们提供的107毫米多管火箭炮给轰平了。
消息传到莫斯科,一片哗然。一定程度上是把民众的注意力从政府**上转移到后院起火。还来得及松口气的克里姆林宫,面临着的是向车臣派兵,剿灭杜达耶夫叛军。
莫斯科没有能力同时打两场战场,走到这个时候,谁都清楚,叶利钦必须要做一个选择。
源源不断从各个渠道传回来的情报,汇集到李路手上。他知道,远东计划已经走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能否迫使莫斯科放弃正在进行的远东战争,转而把矛头转向车臣,就看接下来他怎么做了。
看了看时间,3月27日22时22分。
指挥中心里,李路扫视了忙碌的参谋们一眼,转而看着木暮生,说了句:“我去睡一觉。”
说完就朝里面的专门为他准备的休息室走去。
木暮生足足好几秒钟没反应过来,这边总攻才开始,总指挥就要睡觉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