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帝国初建,吕后临朝 (1)(7 / 22)
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这些都是万世功劳,怎么能把一时之功排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我认为,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鄂君的话正中刘邦下怀,于是顺水推舟,萧何位居诸侯第一,并获得“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待遇。就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接着,刘邦对张良和陈平进行分封。作为“三杰”之首的张良因为一直为刘邦运筹帷幄,从未到前线攻城略地,所以他并没有斩杀敌人的军功,不过,刘邦却认为张良是个大功臣,分给他三万户,这是诸侯里边封户数的极限了。但是张良的决定出人意料,他宁愿选择留(秦县,进江苏沛县东南)作为自己的封地。他是这样说的:我起兵后能在留遇到皇上,这是天意。皇上愿意采纳我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能够获得成功,这是我的运气,我不敢受封三万户,能封得留侯就很满足了。于是刘邦便封张良为留侯,食邑五千户。后来,“留侯”便成为张良最常用的称谓。
刘邦封陈平为户牖侯。当听到刘邦的分封时,陈平坚决推辞说:“臣并没有什么功劳,请陛下另封他人。”刘邦说:“多亏了先生的计谋我才能一步步取胜,这都是你的功劳啊。”陈平说:“这都要归功于魏无知,如果当初不是他替我引荐,我哪能为陛下效力呢。”刘邦听完大夸陈平不忘本,于是封陈平为户牖侯的同时,也赏赐了魏无知。
刘邦分封完这些人之后,仍然还有很多人因为互相争功,一直没能吵出个结果,于是就这么拖着。一天,刘邦站在复道上,看见将领们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说着什么。他问张良:“他们是在说什么?”张良回答说:“他们在讨论造反的事。”刘邦问:“这才刚安定下来,造什么反?”张良说:“皇上您当初与他们一块儿打天下,而现在您已经贵为天子,分封的诸侯都是至交故友和平时亲近喜欢之人,杀的都是跟您有仇怨的人。将领们担心这天下的土地不够分封,更怕自己有过失而被诛杀。”刘邦又问:“那怎么办呢?”张良不答反问:“陛下平生所怨恨而又被大家熟知的人都有谁?”刘邦说:“雍齿与我有旧怨,他多次背叛我,我早就想杀他。”张良献计说:“那么陛下不如对雍齿进行封赏,群臣见雍齿都受到封赏,便会相信自己肯定能受到封赏了。”
于是刘邦就照张良出的主意,设酒宴招待群臣,当着大家的面封雍齿为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