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帝国初建,吕后临朝 (1)(8 / 22)
邡侯,同时催促群臣御史论功行赏。于是这些功臣们在宴会结束后都高兴地说:“连陛下最恨的雍齿都受封为侯了,我们这些人就不必担忧了。”
封赏功臣是刘邦当皇帝后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这件事处理不好,汉朝的政权就得不到巩固。张良建议刘邦封雍齿为什邡侯,就是怕因此而引出动乱来。此后,其他功臣的论功行赏也逐一确定下来。
这些功臣虽然都封好了,但还有一件事一直是刘邦的心头刺,就是那些异姓诸侯王们。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除了能够做到知人善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联合异姓诸侯王的势力,不断地壮大自己。在刘邦称帝的时候,被刘邦所立的诸侯王以及归附于刘邦的原诸侯王就已经有七人。这些诸侯王到底是谁呢?
楚王韩信。韩信在垓下会战前夕已被刘邦正式立为齐王。公元前202十二月,项羽自刎而死;正月,韩信便被更立为楚王,称王于淮北地区,都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封地比在齐国的封地大大地缩小了。
淮南王英布。公元前203年七月,立英布为淮南王,称王于九江、卢江、衡山、豫章等郡,都于六(今安徽六安市东北)。
梁王彭越。公元前202年正月,封彭越为梁王,称王于魏国故地,都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
韩王韩信。公元前205年立韩信(与楚王韩信为两人)为韩王。公元前202年春,与韩信剖符立据,封他为韩王,称王于颍川郡,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
原衡山王吴芮。衡山王吴芮系项羽所封。汉高祖称帝不久,以吴芮率百粤兵诛暴秦有大功,徙为长沙王,都于临湘(今湖南长沙市)。
赵王张敖。张敖为张耳之子,项羽分封诸侯时立张耳为常山王。公元前204年,立张耳为赵王。公元前202年,张耳死,张敖嗣立为赵王。
原燕王臧荼。臧荼原为燕将,因从楚军救赵,又随项羽入关,被项羽封为燕王,称王于燕地,都于蓟(今北京市西南)。
后来还增加了一个异姓王,就是刘邦的发小卢绾。燕王臧荼的叛乱被平定后,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
以上异姓诸侯王有的在反秦及楚汉战争中立有大功,且早已裂土为王,拥有很强的实力,刘邦即皇帝位后不得不承认这种既成事实,正式确认或分封他们为诸侯王。上述诸侯王中,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都有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楚汉战争中独当一面,功勋卓著;刘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