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 (2)(6 / 11)
,跟着汉武帝又到处跑,到过平凉、崆峒,又去过巴蜀,最南边还去过昆明。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司马迁这些年的游历拓展了他的视野,同时,因为身份的关系,他还能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历史知识。周霸向跟他聊过项羽,公孙秀跟他讲过荆轲刺秦王的细节,朱建之子和他讨论过陆贾,至于卫青不肯招贤纳士的情况,则是苏武之父苏建向他介绍的。除此之外,司马迁还认识一大批朝廷大臣,曾亲眼见过名将李广、大侠郭解,并和李广之孙李陵当过同事。
公元前110年这一年,汉武帝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因为身体不好没办法参加。可能是感觉到自己身体撑不住了,司马谈赶紧召回了出使西南的司马迁,病重的司马谈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修史,希望司马迁能继续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心愿。他拉着司马迁的手泣不成声,鼓励司马迁说:“我死之后,你肯定会继承我的职位,成为太史。你不要忘了我交代给你的事情。”司马迁俯首流涕,接受了修史的嘱托,修史的决心从此下定。三年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一起定制“太初历”,同年,开始编写《太史公书》,即《史记》。
命运的转折点在公元前99年。这一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结果出师不利被匈奴追得到处跑,带出去的三万人马就回来了一个李广利。当时李广的孙子李陵担任骑都尉,跟李广利一起出发,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匈奴单于亲领三万骑兵围困李陵。李陵命令前队的人拿盾和戟,后队的人都持弓弩,听他命令,鼓响就冲,锣响就停。匈奴兵看李陵的兵少,气都不带喘地就往前冲。李陵指挥弓弩手,千弩齐发,杀死了好几百匈奴兵。匈奴兵一看形势不妙就开始逃,李陵乘胜追击,又杀死匈奴数千人。
就在这节骨眼上,李陵手下一个叫管敢的兵士因为被上司韩延年骂了一顿,一气之下跑去向匈奴投降。他还向匈奴讨好,对单于说:“李陵的军队没有后备支援,弓矢也快用完了。”管敢还把李陵的排兵布阵告诉了单于。由于被管敢暴露了老底,匈奴军放心大胆地杀了个回马枪。李陵撑不住了一路向南逃,半路上弓矢都用光了,于是被单于困在峡谷中。单于乘机用垒石攻打,汉军死伤惨重,最后李陵被擒。此时,边关便报李陵降敌。
汉武帝一听李陵投降,气得不行,朝中大臣也都集体开启落井下石模式。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