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1 / 6)
国法律专家的共同努力,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一个内容相当复杂的《审判日本战犯条例》草稿就写出来了。我谨代表驻日同盟军最高总司令部向全体法律专家表示感谢!”
他起身行了个军礼又坐下,拿起一册审判条例草稿扬了扬:“这个条例有着自己的特色。起草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纽伦堡审判德国战犯条例》,吸收了它的可借鉴部分。这里,我想说明一点的是,虽然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的野蛮侵略是一样的,但由于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两国的历史渊源不同,东方和西方的文明不同,其侵略手段和目的也就千差万别,因而东京审判条例较之纽堡审判条例应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千差万别”,“不同之处”,“自己的特色”,在与会者思想上产生的震动和反感,像三颗子弹射在坚硬的钢板上,而又被强烈地弹了回来!
麦克阿瑟早就意识到这个审判条例会遭到大家的反对,但他总是那样自信。他说:“自然,诸位对这个草稿可以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但希望大家的发言能够突出重点,就是我们这个条例真正具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好!下面请条例起草领导小组组长基南先生讲话。”
基南说:“我认为,参加条例起草的法律专家们的工作态度是严肃的,是认真负责的,往往为了一个观点,一个用词的准确与否展开讨论,甚至是争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可以说,审判条例草稿是发扬民主的产物。现在,请各代表团团长按照最高总司令关于体现特色的问题发表意见,需要解释的地方,我负责进行解释。”
房间的气氛,大有暴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这个条例草稿是发扬民主的产物吗?”迪利比扬格说,“据我所知,在整个起草过程中,虽然专家们有过许多争论,但最后还是基南先生一个人说了算!”
勒克莱也深有同感:“与其说是民主的产物,不如说是专制的产物。”
基南的脸色红一阵,又紫一阵:“两位将军有权力这样理解。”
迪利比扬格又打出一炮:“刚才,麦克阿瑟将军连说德国与日本的几个不同,其侵略手段和目的千差万别。究竟差别在哪里?实在令人无法理解。请最高总司令指教指教,先说个三差五别行吗?”
“我表示拥护!”布莱附和着说,“如果把千差万别都说出来,实在大费时间,只说个三差五别就行了。”
会场的气氛变得更加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