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册立贵妃(2 / 3)
。”
五日后,黄道吉日,婚丧嫁娶,诸事皆宜。盛大的迎亲队伍,出了丹凤门,前行不远突然停住。随行护卫的千牛卫中郎将上前禀告:“郡王,有人拦住车队去路。”
“什么人如此大胆!”李俶走出马车,顿时呆住。前方道路被上百官员堵住,带头的有左相、御史中丞、国子祭酒等朝廷重臣。迎亲队伍意外受阻,耽搁了良辰吉时,会不会被皇帝责罚?这可如何是好,李俶没了主意,让刘德顺去李泌府上救助。过了大半个时辰,刘德顺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复命,交给李俶一封信。李俶打开信,上面只有两个字“回宫”。李俶没有办法,只得率队原路返回,入宫向李隆基如实禀告。
蓬莱殿外,李俶遇到高力士,连忙上前恳求道:“俶有负皇命,高翁您得帮我说句话。”
高力士笑着回答:“郡王不必担心,回去吧。”
李俶木讷的问:“回去?”
高力士指了指蓬莱殿:“贵妃娘娘已在殿中,郡王就不要去打扰圣人了。”
李俶:“怎么会这样?”
高力士:“圣人早知道那帮官员不会善罢甘休,敕令郡王迎娶贵妃的同时,特命老奴秘密把贵妃接进宫来。”
李俶恍然大悟,叹道:“陛下圣明!”
大唐帝国思想再是开放,老子抢儿子的媳妇仍然有悖伦理常情,皇后必须贤淑温良才能够母仪天下,所以尽管李隆基十分宠爱杨玉环,却一直没有立她后,而是以贵妃之名行皇后之实。
左相李适之是太宗长子李承乾之孙,皇室宗亲,李适之兼任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在朝中算得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李适之性格豪放、行为方正,看不惯李林甫玩弄权术、结党营私,两人常在朝堂上明争暗斗。
李林甫为了迎合圣意,重金买通宫中宦官和嫔妃,李隆基的一举一动,例如对谁不满,谁在李隆基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李林甫都一清二楚。李适之经常在李隆基面前检举李林甫结党营私。李林甫心生怨恨,欲除掉李适之而后快。
一日早朝后,李林甫借机与李适之闲谈,向李适之透露华山有金矿,采之可富国。李适之不相信李林甫,派人前往华山调查。很快,前去调查的人回报,华山确有金矿。
李适之上奏李隆基,建议开采华山金矿,充实国库。
李隆基看过李适之的奏章,问李林甫:“华山确有金矿可采吗?”
李林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