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金殿激辩(1 / 4)
更新时间2012-7-1 19:06:16 字数:2742
李林甫借韦坚案和杜有邻案对太子步步紧逼,李亨毫无还手之力,只得深居东宫以求自保。李林甫只手遮天,把持朝政,手下爪牙吉温、罗希奭令众臣闻之色变,朝中没有一位大臣敢站出来说话。各地民怨沸腾,不少百姓长途跋涉千里来到京城鸣冤叫屈。
李林甫为了阻止御史言官向皇帝谏言,公然对御史们说:“现在明主在上,群臣顺从还顺从不过来,用不着你们御史说话。你们没看见仪仗中的那些御马,吃的都是三品马料,但是不能叫,一叫就给牵一边去,后悔莫及!”有位御史不听李林甫的话,上奏本向李隆基陈述江淮冤案。第二天,这名御史就接到敕令,降职到偏远地方担任县丞。御史们知道这是李林甫的意思,无人再敢多嘴。
一日,李俶邀约李泌出城郊游,返回的路上遇到衣衫褴褛的母女俩,拦住中书舍人蒋济的官轿,喊冤叫屈。按照大唐律法,各地死刑案件必须经过中书、门下两省复核,中书舍人官居正五品,是主要的复核官员。蒋济得知拦路喊冤的人来自江淮,连忙命随行衙役将两人赶开,乘轿扬长而去。
母女俩跪在大街中央哭诉,引来众多路人围观。两人来自楚州山阳县,郑氏的丈夫名叫郑兴武,是山阳县的漕工工头,两个月前因牵扯江淮漕运案入狱。郑氏和家人来到县衙喊冤,县令不问案情,张口便要两百缗。郑家人拿不出这么多钱,前往楚州府告状。楚州府不问案情,直接发回山阳县。山阳县令大怒,判郑兴武死罪,秋后斩决。婆媳俩万般无奈,长途跋涉来到京城喊冤,先后去了刑部和大理寺,都被守门的衙役赶了出来,后经好心人指点,这才当街拦截中书舍人蒋济的官轿。李俶听了两人的哭诉,气愤不已。正要上前相助,被李泌拦住。李泌拿出随身携带的银钱交给郑氏,嘱咐其尽快离开京城。
回到王府,李俶问李泌:“先生刚才为何拦住学生?”
李泌反问:“郡王打算怎么做?”
李俶:“带他们去中书省。”
李泌看着李俶说:“郡王难道忘了中书省的主官是谁。”
李俶改口说:“俶,俶入宫面见圣上。”
李泌:“郡王可知,时下的长安城中,有多少与这婆媳俩遭遇相似的江淮百姓。”
李俶诧异的问:“有很多?”
李泌点了点头。
李俶怒道:“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