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口蜜腹剑(1 / 4)
更新时间2012-7-1 21:06:29 字数:2871
李林甫回到相府,心中怒火难平,大发脾气,摔砸器物,责骂下人。夫人无意中一句“眼不见心不烦”提醒了李林甫。李林甫心生一计,在上呈李隆基的奏折中,主动认错,言之凿凿,动人心府。李林甫在奏折中说李俶年纪尚幼,不经世事,自己身为长辈不该和晚辈计较,含元殿之事罪责全在自己。进而夸奖李俶有胆魄,很像年轻时候的李隆基,只要加以历练,今后定能继承大统,建议将李俶派往外地委以实职。又说王忠嗣身兼四道节度使,权力过大,万一心怀不轨,朝廷将无法节制。皇甫惟明被罢官后,王忠嗣身兼四道节度使,成为李林甫眼中的心腹大患。李林甫几次三番设法削弱王忠嗣的兵权,都没有成功。整份奏折对江淮冤案只字未提。
李泌也替李俶起草了一份奏折,内容是说自己年纪尚幼,容易冲动,处事不当,请求远放外地,以期洞明世事,练达人情。
李隆基看完李林甫的奏折,满意的对高力士说:“李相真乃我朝栋梁。”
高力士奉承道:“陛下知人善任,比秦皇汉武更胜一筹,乃千古未有之圣主。”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心中舒畅无比,接着看李俶的奏章。李隆基万万没想到,李林甫和李俶一老一少两个冤家竟然殊途同归,意见出奇的一致。李隆基沉思良久,出于爱孙之心,决定让李俶暂时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
五日后,宫中内侍前来传令:宣李俶紫宸殿见驾。
李俶心中十分激动,李隆基选择在紫宸殿召见自己,说明自己外放太守的心愿即将实现。去往大明宫的路上,李俶坐在马车猜想自己会被派往哪里。
大明宫紫宸殿,李隆基问过李俶的伤势,让高力士宣读敕令:任命广平郡王李俶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
敕令宣读完毕,李俶却呆立不动。
高力士提醒道:“郡王,还不领命谢恩。”
李俶跪地回答:“孙儿领命!”
李隆基笑了笑:“起来吧。下属官员俶儿可自行挑选,三日后将名单呈交吏部。”
李俶:“孙儿遵命。”
大唐帝国在北方边疆地区设置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镇节度使。节度使执双旌双节,集军政权力于一身,其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兼省委书记兼省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