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回国(二) 字数:6347(3 / 7)
殊身份的人听来,里面就会有不一样的味道了。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秋时,形势变得更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区空前扩大,部队士气高昂,装备改善,攻坚作战能力提高。国军力量不断削弱,被迫改“分区防御”为“重点防御”,一面加强大城市的设防,一面组织若干机动兵团准备随时救援,以求保持对重要点线的控制。在华东战场,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接连取得周张、潍县及兖州等战役胜利后,解放了除济南、青岛、烟台等少数国军据点外的山东全部地区,已形成对济南的包围之势。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山东兵团、苏北兵团也已经会合。
为屏障徐州,隔断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的联系,并迟滞华东野战军南进,蒋总统作出确保济南的决定,令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率部固守济南,并在徐州及其附近地区集中3个兵团,准备待华东野战军进攻济南受到一定消耗后,伺机北上举行会战,还决定集中162架战斗机、42架轰炸机进行空中支援。
济南位于津浦、胶济铁路的交会处,是蒋总统由“分区防御”改为“重点防御”情况下借以支撑其华北局面的战略要地。该城是山东地区国军部队唯一的坚固堡垒,城内驻有国军第2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所部及空运来的2个旅,共11万人。
ZG中央和军委根据华东野战军领导人提出的作战方案,确定了“攻济打援”方针,令华东野战军秋季作战以攻克济南为主要目标,并准备歼灭徐州北援的国军。
国军第2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令守军尽量缩小防御圈,加强要点,特别是机场和城区的守备,控制强大预备队,准备适时进行反击,支援外围据点防守,消耗人民解放军力量于外围,达到固守待援之目的。守军布置了三道防御阵地:以内城为核心阵地,以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以周围城镇及制高点为外围阵地。各阵地以混凝土地堡为主,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内外城均构筑有巷战工事。其部署是:以黄河北岸泺口镇至城南马鞍山之线为分界线,分为东、西两个守备区,东守备区由整编第73师、保安第6旅等3个旅防守;西守备区由整编第96军(辖整编第2、第84师和独立旅)、“绥靖”区特务旅、保安第8旅和青年教导总队等8个旅防守;另以保安第4旅等部守备长清、齐河等外围据点,以第19、第57旅和准备由徐州空运济南的整编第74师为预备队。8月,ZG中央军委在确定“攻济打援”方针时,指示华东野战军集中全力,采取攻城与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