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回国(二) 字数:6347(4 / 7)
援分工协作,以20天至两个月时间夺取济南,并求歼援军一部。为保证攻济所需时间,要求在整个战役部署上,以多于主攻方向的兵力置于打援、阻援方向。为隐蔽战役意图,要求在豫皖苏边区的西线兵团及位于沭阳、涟水地区的苏北兵团,北移时间不可过早。整个攻济打援作战由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指挥,攻城部队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ZG中央军委还指示中原野战军继续集结在豫西地区休整,待机配合作战。华东野战军根据ZG中央军委指示,决定组成攻城、打援两个兵团。攻城兵团以6个半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大部以及地方部队共14万人组成,分为东、西两个集团,以西线为主攻方向,从东西两线向济南城实施钳形突击。东集团由第9纵队、渤海纵队及渤海军区一部兵力组成,由第9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政治委员刘浩天指挥。西集团由第3、第10纵队和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一部组成,由第10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刘培善指挥,并以特种兵纵队炮兵第1团(欠1个营)、第3团及各纵队炮兵团组成东、西两个炮兵群,分别配属东、西集团,支援攻城作战。另以第13纵队为攻城总预备队。阻援、打援兵团由8个半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一部及地方部队约18万人组成。其中以第4、第8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等组成阻援集团,于运河以西城武(今成武)、金乡、巨野、嘉祥地区阻击可能由徐州以西北援之国军;以第1、第2、第6、第7、第12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及鲁中南纵队一部组成打援集团,于运河以东邹县(今邹城)、滕县(今滕州市)地区待机歼击北援之国军。战役发起前,华东野战军前委发布了《攻济打援政治动员令》,提出了“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战斗号召。各部队深入进行形势、任务和政策纪律教育,开展练兵,加强敌情、地形侦察,制定作战方案,进行战役准备。山东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全力以赴组织支前工作。攻城兵团扫清外围据点,对济南市区构成四面包围9月9~13日,攻城部队分别隐蔽地向济南开进,于15日晚逼近城郊。东集团一部于行进间攻占了龙山镇、三官庙;西集团的两广纵队于16日拂晓包围长清城,主力进至长清东南地区。此时,王耀武判断华东野战军的主攻方向在西面,遂将预备队第19旅调至飞机场以西古城方向待机,将第57旅撤入市区,准备转用于西郊,并掩护整编第74师空运济南。16日晚,攻城兵团全线展开攻击,以突然勇猛的动作迅速突破了守军外围防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