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烽火(七) 字数:13462(11 / 14)
。在他的指挥下,徐州方面国军可以说是毫无动作。徐州的国军在经过整补以后,停止于柳河、商丘、徐州、海州、峄县、临城、贾汪及宿县间陇海路两侧地区,明知解放军一旦发动攻势,即束手无策。
打乎?守乎?退乎?徐州方面议论纷纷,毫无决策。
而华中白健生在这期间曾为配合徐州国军对三野的攻击向豫西发动一次“扫荡”,从平汉线上分三路出动,直扑解放军伏牛山后方基地。白健生亲自到信阳指挥,有一种势在必得的架势。接着,白健生指挥部下两个兵团意图在河南、湖北交界地区围歼解放军二野下属二纵、六纵及桐柏、江汉军区主力,结果也无功而返。
10月30日,坐镇北平的蒋总统见东北廖建楚兵团已经完蛋,沈阳地区的形势已甚混乱,危在旦夕,即慌忙飞返南京,急匆匆的草拟了一个“徐蚌会战计划”。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方针,国军以集中兵力于蚌埠附近,击破解放军攻势,完成“戡乱建国”之目的,着将徐州“剿总”所属各兵团及绥靖区各部队主力移至淮河南岸蚌埠东西地区(包括临淮关、怀远、风台间地区),占领阵地,以攻势防御击退对方之攻击,相机转为攻势,予以歼灭。
(二)任务及行动1.以某兵团之一部守备徐州、贾汪,掩护主力转移。
2.各部队行动:(1)新安镇附近之第七兵团经五河、临淮关附近转进。(2)徐州附近之十三兵团、第三绥靖区经褚兰、固镇向蚌埠转进。(3)徐州以西黄口、虞城附近之第二兵团经涡阳向怀远附近转进。(4)柳河、商丘附近之十六兵团及第四绥靖区经蒙城向海河街、风台间地区转进。(5)总部及直属部队经津浦路向蚌埠转进。
3.各部队到达目的地后,应迅速占领阵地构筑工事。
(三)指导要领1.各部队在行动期间自派警戒搜索,掩护主力安全撤退。
如遇小部队袭击,应迅速击破,继续向目的地转进。
2.如遇解放军大部队来犯,则以一部牵制其主力,迅速向目的地转进。
3.徐州、贾汪守备部队在主力转进期间,如遇攻击,应利用既设工事,努力抵抗,争取时间,待主力脱离威胁后再行撤退。如国军主力撤退后对方尚无攻击行动,仍应继续守备并确保徐蚌间铁路交通。
蒋总统的这一部署,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副总统李德邻评论为完全是蒋总统为其一己私利,排斥异己所造成的后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