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烽火(七) 字数:13462(12 / 14)
李德邻说:“为指挥这一方面的战事,蒋先生曾于三十七春初召开战略会议,决定白健生兼任华中剿匪司令长官,驻节武汉,与徐州形成犄角之势。我闻此讯息后,即向蒋先生建议将黄淮平原划成一个战区,由白氏统一指挥。因为在战略上说,黄淮平原西至潼关、宜昌,东达滨海岸,本是一个地理单位;更有陇海、平汉、津浦三铁路纵横构成一交通网,调遣部队和指挥作战均极方便。无奈蒋先生不接受这一建议。他硬要把这个战略单位分裂为‘华中’、‘华东’两个剿匪总指挥部。此种分割已铸成大错,而以刘经扶担任更重要的华东剿匪总司令长官,尤非其选。”
的确,蒋总统在淮海战场的战略部署和用人选将上用错了心思。1948年春,李德邻违背蒋总统的意旨,通过竞选当上了中华民国副总统。蒋总统对于桂系势力的壮大深感不安,为了调开李德邻和白健生二人,他削了白健生国防部长的职务,让其担任华中“剿总”司令,将其调往武汉,而将懵懵懂懂却是嫡系出身的刘经扶放在了华东“剿总”司令的重要位置上。这也难怪李德邻要对蒋总统这种不以大局着眼,任人唯私的做法感到极其不满了。
白健生当然也对蒋总统的调任极为愤慨,一有机会,就弄出颜色给蒋介石看看。当1948年10月,解放军把决战矛头指向徐州,徐州形势吃紧时,国防部长何敬之向蒋总统提出,由白健生统一指挥华中、华东两大国军重兵集团,出任中原“剿总”司令。一来白健生外号“小诸葛”是个擅战之才,二来利用白健生爱戴高帽的性格,一个中原“剿总”司令头衔,换一个卖命的“小诸葛”。白健生到了南京一进国防部,往日那些不给好脸色的人,全都围住他极尽恭维之能事,如此风光下,白健生立刻倾囊相授,提出了对于中原决战的两点计划:
1,徐州主力收缩到津蒲路两侧,伺机而动,逐步退往淮河,再寻机决战。
2,按“守江必守淮”的原则,徐州主力撤至淮河一线,确保京、沪、杭地区。
同时提出,不仅蒋总统要求增援的土木系12兵团,而且14兵团,桂系的张金第3兵团,都准备开拔增援徐蚌战场,让中原决战的国军仅机动兵力就达到一百万。
“徐州主力收缩到津蒲路两侧,伺机而动,逐步退往淮河,再寻机决战”这就是后来徐蚌会战时国军所采取的计划。可偏偏碰到个徐州“剿总”刘总司令,当时国军流传“徐州是南京门户,定要派一虎将守门,就算没虎将,也要派个狗看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