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烽火(九) 字数:5411(4 / 6)
纵队);孙元良兵团主力务必于11月10日到达宿县、符离集,另以一个军守蚌埠;刘汝明第4绥靖区在怀远、定远、凤阳布防;剿总直属之第72军守徐州,第96军守临淮关。
黄焕然兵团由于后卫部队已与解放军接火,没渡过运河的部队非常惊慌,后卫第100军44师才过了一个团,桥边一辆弹药车突然起火爆炸,负责炸桥的工兵以为解放军赶到,慌忙将运河大桥炸毁。44师两个多团还未过河,就这样被扔在了河东。黄昏后解放军第8纵队先头部队赶到,立即对留在河东的国民党军余部进行攻击,由于解放军只有一个营的兵力,无力消灭两个多团的国军,双方混战了一夜,解放军8纵主力赶到,于10日天明后,全歼了滞留在河东的国军共2700余人,并占领运河大桥。尽管大桥已被破坏,但损坏并不严重,解放军立即在桥面铺上木板,恢复了通行,仅半天就通过两个师。
当晚,黄焕然兵团四个军大部渡过运河,宿营于碾庄。黄焕然召集各军军长商讨下一步行动,他本想继续前进,退往徐州。但部队在渡运河时,相当疲劳,建制混乱,特别是第25军、100军遭到不小的损失,而最先渡河的第64军不仅没有损失,还构筑好了防御阵地,所以军长刘镇湘主张先停留一下,整顿部队,以免在行军途中为解放军所乘。而其他几个军长则主张不要停留兼程前进,双方争论没有结果。而黄焕然认为已过了最危险的运河,碾庄距徐州仅九十里,还比较安全,部队也需要时间整顿,就决定停留一天。
就在同一时间里,担任兵团侧翼掩护的第63军原计划从窑湾渡河,但军长陈章骄傲轻敌,行动迟缓,到9日还未渡过运河,直到后卫被消灭才惊慌失措起来,率部急向窑湾撤退。到达窑湾已是夜晚,镇中居民逃避一空,找不到粮食充饥。半夜解放军第1纵队赶到,1纵由于司令叶飞生病由副司令兼参谋长张翼翔指挥,他向粟代司令员保证由1纵一个纵队单独负责解决63军。为尽快消灭63军,张翼翔决定以三个师从东、北、东南三个方向同时攻击,扫清外围后不作调整直接发起总攻。9日入夜,1纵就开始外围战斗,63军是仓促转入防御,工事很不坚固,企图逐村抵抗,消耗迟滞解放军。而解放军为缩短作战时间,各部从敌防御薄弱地区大胆突破,直插纵深,迫其全线动摇。经一夜战斗,基本肃清外围。随即发起总攻,至12日凌晨,全歼国军第63军。军长陈章在部队失去控制时跳河逃命,结果中弹身亡。1纵结束战斗后于13日渡过运河,向狼山前进,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