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抉择(七) 字数:6211(4 / 7)
我你是什么想法了吧?”廖师长问道。
“我只能对你说,我一直都不想加入中国人自己的内部争斗。这次我也是没有办法,才不得不来到这里,目的就是要挽救整个兵团十几万弟兄的性命。中国,自从鸦片战争战败以后,已经内忧外患一百余年,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流的血已经太多了。我实在不想亲眼看到我们中国人在内部的争斗里流更多的血。再说,兵团的这十几万弟兄,那个没有父母家人,那个比自己的父母辛苦养大成人。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内部的争斗里拼个你死我活,最后毫无疑义的死去,我做不到。”刘建业摇着头说。
“我同意你的见解。”廖师长说。
“十八军,新二十军,都是我战斗过的部队,兵团的许多军官和士兵,都是经历过八年抗战,在与日本人的尸山学海一般的战斗里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他们都是我们中国的好男儿。我不想看到他们为了一个已经无可救药的政府,一场已经注定了失败命运的战争无谓的付出鲜血和生命。中国人的枪口,应该是对外的,而不是对内。所以,我不想让一出中国人自己互相残杀的悲剧,在我的面前上演。我想尽力的作些什么。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刘建业说。
“我明白了。”廖师长说。
“所以,一切都要拜托廖兄了。我会等待你的消息的。”刘建业说。
“我会尽力为你争取的。”廖师长说。
“我个人无所谓,请廖兄务必为兵团十几万的弟兄们着想,为他们争取吧。”刘建业说。
“我答应你。我一定尽力。”廖师长再次答应。
“好了,我也该要回去了。廖师长走好。”刘建业和廖师长握了一下手,说道。
“刘老弟走好。我不送了。”廖师长一边回味着刘建业所说的话,一边说。
次日早晨6时,一一○师(缺一个团)官兵5500余人,按计划开出双堆集地区的周庄、赵庄。官兵们的手臂上扎着白毛巾,冒着淮北平原刺骨的寒风,迅速向解放军的阵地前进。从双堆集到吴大庄、西张庄30华里的行军中,黄司令官不断用报话机向廖师长询问“突围”的情况,廖师长也在一路上不断报告:“进展顺利,已突破共军的第×道阵地,正在继续加速前进。”
两个小时后,一一○师起义官兵按照预定的路线,全部通过了解放军的前线阵地。解放军第六纵队迅速合拢口子,进入阵地并封闭了通道。跟在一一○师后面意图突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