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抉择(七) 字数:6211(5 / 7)
而出的国军部队,突然遭到解放军的迎头痛击,后队人马继续向前涌去,自相践踏,指挥官急忙向黄司令官报告:“G军火力猛烈,我军伤亡很大!”黄司令官觉得情况十分奇怪,又通过报话机询问廖师长110师已经到了哪里。廖师长回答说:“正在前进,一切正常。”黄司令官有些怀疑马上派飞机侦察情况。廖师长按照和黄司令官预先约定的信号,向飞机表示“一切正常”。飞机盘旋了几周后飞走了,廖师长马上下令关闭全师的报话机,连同电台一起上交师部,切断了同黄司令官的一切联系。
许久,黄司令官才醒悟过来,马上命令部队,调整部署,向东南方向解放军阵地小李庄发起冲击。坚守阵地的解放军击退国军进攻部队10余次冲击,毙伤1000余人,国军大败而退。
当天下午,一一○师炮兵营就参加了阻击十二兵团突围的战斗。当晚,刘邓首长派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王政委,代表刘邓首长看望起义部队官兵,在连以上军官会议上宣布廖师长是GCD员的身份。
廖师长率第110师战场起义后,中原野战军部队不失时机地集中优势兵力向被包围的十二兵团发动猛攻。刘、邓首长一度估计可在两三天里就解决战斗,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黄司令官依靠优势火力,实施顽强防御。而中按野战军部队由于前一时期,先是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路上为行动迅速,将重武器几乎尽数丢弃;再是为巩固根据地,又抽调了一些主力部队充实到地方部队。这就导致无论是人员、火力都大为不足。特别是炮兵严重不足,当时中原野战军仅有75mm野炮两门,山炮四十二门,炮弹总计约两百发;迫击炮两百零七门,炮弹约两百五十发,每门炮平均只有一发炮弹。凭借如此少量的炮火根本无法压制住国军的火力,因而攻击难以奏效,无法达到迅速歼灭的目的。而黄司令官认为,如果就地防御,势必被困死,不如乘解放军包围圈尚未巩固之时,继续组织突围。因此在被围的最初几天,黄司令官每天以一到三个团不等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支援下,不断向东南方向发动突围。
11月28日,黄司令官以基本部队18军的三个主力团,在十二辆坦克掩护下,向马小店强攻。在攻击前的火力准备中,发射的炮弹多达数千发,将村内的房屋和解放军的防御工事几乎尽数摧毁。但是担负阻击任务的中野6纵17旅拼死抵抗,付出很大代价终将第十八军的突围部队击退。
11月29日,黄司令官因部队连日突围都未成功,弹药消耗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