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保定筹谋(求推荐,求收藏)(3 / 4)
崛起未有之境遇。皇上已经大婚,亲政也是必然之势,我等又不能劝太后不归政,况且垂帘听政已经是犯了大忌,即便是我等此时劝了,太后也未必敢再坚持干政。不过,如今我大清是内患乱民,外有强敌,这种时候什么事都不能急,它也快不起来。”
李鸿章点点头,虽然皇上亲政,但是大权不可能瞬间转移,整个过程起码要持续个五六年的时间,五六年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了,但是这个说不准不代表他可以不担心。
“老爷,沈大人求见。”
“哪个沈大人?”
李鸿章和张树声听见家丁的通报,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他们对于“沈大人”一词第一反应都是想到了正在马尾船政大臣任上的沈葆桢,但是沈葆桢远在福州,进京述职的时间也没到,就算真的到了保定,他们不至于一点风声也没收到。
“是老爷您的义子,沈大人。”
李鸿章闻言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他倒不是忘了沈哲这个人,只是沈哲自十二岁到京城时起就一直住在李府住着,李府的下人们在沈哲没出国之前都是称呼一直是“沈公子”。如今沈哲也成了朝廷命官,机灵的家丁就及时调整了对沈哲的称呼,让李鸿章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立刻吩咐请了进来。
李鸿章重新坐下,心想这沈哲西洋走了一圈怎么还比原来懂得礼数了,过去要见他,什么时候还会通过下人同传,直接就自己闯进来了。
张树生也没有想到来的人会是沈哲便问:“瑄瑜是什么时候回国的。”
李鸿章摇摇头,眼中却泛起了淡淡的慈爱:“这小子一跑出去连个信也没有,和幼丹(沈葆桢)联系过吗?”
张树声含笑道:“应该也是没有的,年前才和幼丹见过一面,谈起瑄瑜的时候幼丹还为这事责骂了他几句,不过表面上这么说,还是看得出来舔犊之情的。”
李鸿章也轻笑一下:“幼丹就是嘴上不说,心里可对这个儿子上心得紧。”
张树声眯起眼睛,做了个传统读书人的捻须之态:“如此,为何当初还要把瑄瑜送与外人,徒增父子隔阂。”
李鸿章刚想开口,门却已经“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高瘦的身形夹着门外的风雪大步流星的踏进来,甩甩袖子向二人草草一拜,在两个总督级别的当朝大员面前没露出半点拘谨之态反而有几分玩世不恭,不是他李鸿章的干儿子又是谁。
“瑄瑜给义父、张世叔拜个晚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