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落花时节 (1)(11 / 22)
地将难以防守。
如果女皇陛下政府有意在适当时候介入中日战争,我冒昧地祈求上述建议受到仔细考虑。这算不上大计,但在中国从失败中恢复过来之前,应当施加压力。
威廉·罗便臣在信中还附了驻军司令柏加的一封信,信中强调中国军队控制港口对香港英国统治的不利因素,甚至连墓地和九龙城的存在也包括在这种因素之内。
数日后,威廉·罗便臣又发出第二份文件,还把香港巨商遮打的一封信转给殖民地大臣Ripoa。
遮打在信中说:
如果说割取对岸大陆的一角并完全控制邻近水域,对本殖民地安全和应付欧洲敌人是非常必要的话,更不用说对付中国了。
中国的国力现在正处于最低点,但考虑到日本的进步,五十年之后,也许二十年,中国可能成为一处军事强国,具备足够的技术知识开发她的自然资源。到那时候,如果香港边界仍像现在一样,中国的舰队停泊在九龙湾,周围的山头和岛屿都为中国所有,我们往哪里躲?只有靠人家发慈悲……
1860年的争议现在又旧事重提。我们现在的要求正是当年的要求;那就是对殖民地安全所必需的东西。由于武器的改进和战争形式的变化,当年足够的,现在已不够了,我们必须多要些……
目前的大好时机一纵即逝。不管日本今天的成功有多大,不管中国的屈辱有多深,中华帝国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她不会长期安于现状。日本对华战争将激起全面起义;二十年后的中国将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想做就立即去做,时不我待。
遮打的信还要求“赶走九龙城的中国混蛋”,赶走中国海关,包括它的派出所、税收站、收税员、侦探、特务,这样就有地方容纳更多的人士,工业上将获得土地和水源,在家禽、蔬菜方面可以不依赖广州……
威廉·罗便臣对遮打的要求给予极力支持,因为在他接任港督之前,香港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站的地位已经被后来居上的上海所取代,香港的经济在威廉·罗便臣的任期内全面衰退,所以这位港督迫不及待地希望扩展他治下的殖民地,以摆脱困境。但英国政府当时仍然对此顾虑重重,外交部仅仅将罗便臣的报告“记录在案”,殖民地部次长爱德华。温菲尔德提醒罗便臣,他的献策超越了他的职责。
1895年4月,战败的中国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俄、德、法随之哄起,“干涉还辽”,并以此为由,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