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报国无门 (1)(2 / 22)
儿,不就“吧叽!”从架儿上掉下来了吗?其实豌豆黄儿跟虎不拉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他是借那个“掉架儿”说这个“掉价儿”,豌豆黄儿是节令小吃,每年开春之后、立夏之前上市,闰三月里已是尾声,贱卖了,再不买就得明年见了。
栓子吆喝着,瞧见易君恕从东边走过来。
哟,那不是大少爷吗?栓子心里正寻思着,易君恕已经走到跟前,却并没看见他,连他的吆喝也像没听见似的,皱着眉头,紧闭着嘴唇,神色沮丧地径直往西走去,从栓子的摊子跟前擦肩而过。
栓子正唱到“虎不拉打盹儿”,忙住了口,喊了一声:“哎,大少爷!”
易君恕一愣,站住了,望着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噢,是栓子?”
栓子放下手里的刀,绕过摊子,上前一步:“大少爷,我这儿跟您请安了!”
说着,弯腰就要打千儿。
易君恕连忙伸手扶住:“哎,何必总是这么客气?”
栓子一脸的虔诚:“这话说的!甭管到什么时候,老规矩不能破!想当年,我爹要不是得着老太爷的恩典,哪有我栓子?”
“算了,算了,老年陈账,还提它干什么?栓子,你这一向还好啊?”
“托您的福,开春儿的小买卖,也还凑和,总不至于赔本儿赚吆喝。哎,大少爷,您尝尝,我这是老家香河县的豌豆,小枣儿混糖,两大的块儿,吃到嘴里,那个腻乎儿,那个滋润,清热败火,吃了还想吃您哪!”
栓子说着,从案子上抄起刀来就切。易君恕一把拦住他,说:“不啦,我还有事儿……”
“有事儿?也不差这么一会儿工夫!要不,”栓子就手从车子上抽出一张荷叶,飞快地把豌豆黄儿包起来,“您给老太太带回家去!您跟她说,栓子惦记她老人家,一半天我就到府上给、老人家请安!”
“那就……改日再说吧!我先走一步了,你忙你的生意!”
易君恕把他的一番好意推了个干干净净,一转身,急急忙忙地奔西走了。
栓子愣在那里,望着那远去的背影,琢磨着:瞧大少爷的脸色,不大对头,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儿啊?咳,他怎么不跟我言语一声呢?
栓子的心乱了。想当年,他爹从老家京东香河县进京谋生,大冬天里穿一件单褂儿,光着脚丫子,没着没落,易君恕的父亲易元杰收留了他,管家看门带打杂儿,从此饱暖不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