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世纪婴啼 (3)(4 / 22)
战斗,一部分人被迫撤退到深圳河以北,抵抗运动领袖邓菁士、邓仪石等逃奔广州、南头,另一部分人则藏匿在本地。”余绳武、刘存宽主编的《十九世纪的香港》一书也用此说,据该二书注解,此说源于安德葛著《香港史》。
此说在港英的英文档案中也可以找到依据。1899年4月19日骆克报告说:“下午1:3O,我们前往厦村……我要他们将叛乱的首领交出来,他们说,那些人都逃跑了,其中一人去了南头,另一人去了广东。”厦村是邓菁士、邓仪石、邓植亭的家乡,此处所指何人,是显而易见的。骆克在1899年4月24日给卜力报告中也曾说到:“在厦村,邓菁士和邓植亭这些人看来在诱使当地的老人和村民参加他们的抵抗运动中起了很大作用……我把这些名字列了一个名单,但几乎所有提到的人都已逃离。”
一为“绞杀”说。“新界”黄建五先生在《新界租借漫谈》一文中说:“港英追捕领袖人物,结果,邓菁士执行绞刑,邓仪石逃亡西乡……”
以上两说虽不一致,但也并不矛盾,因为“逃亡”并不是结果,在逃亡之中为港英逮捕、最后被绞杀仍是可能的,所以两说可以并存,而邓菁士的卒期为1899年7月31日则是可以肯定的,《厦村新围邓氏族谱》应是确证。
抗英领袖之一邓植亭,是邓菁士的三弟,《厦村新围邓氏族谱》有载:
郡庠名芝培,字甄才,号植亭,乳名茂槐,乃郡庠诞献公三子也。补郡文庠。生于咸丰元年辛亥年十一月初六日。娶黄氏,生三子,长曼廷,次咱添,三燮堂。续娶陈氏,生一子,曰沂添。
关于这两位抗英志士的后代,据《厦村新围邓氏族谱》所载,邓菁士之独生子邓锡龄,字永周,号梦余,生于同治戊辰年九月二十四日,享寿五十二岁。娶李氏,无子,以邓德桑承嗣,邓德桑系邓祖添之子、邓芝林之孙,邓芝林字敏才,号毓生,乳名秀槐,系邓菁士之二弟。
邓植亭之长子燮廷,未娶早卒。次子咱添,娶廖氏,生一子,曰德成。三子燮堂,娶朱氏,无子;续娶吴氏,妾钟氏,生子德刚、德毅、德强,德强早卒。四子沂添,娶关氏,生子德康早卒,次子德岳。
据邓兆棠医生、邓圣时先生介绍,抗英领袖邓仪石(又名惠麟)系厦村西山村人,为邓氏二十五世祖;邓芳卿系屏山人,为邓氏二十三世祖,1853年生。
另据黄建五先生撰文介绍,抗英志士伍其昌,别号星埠,原籍南边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