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世纪婴啼 (3)(5 / 22)
,生于咸丰九年乙未(1859年),1881年中秀才,1892年补增庠生。生平胆识过人,办事勇敢,在乡间排难解纷,任劳任怨。在1899年抗英斗争中,挺身而出,捍卫乡阎。当时有一通敌泄密者被乡民处死,抗英斗争失败后,死者家属向英军“诉冤”,指证抗英领袖人物,伍星墀不肯“畏罪潜逃”,从容被捕,港英欲处以极刑,后因各乡绅耆极力环保,判为终身监禁。后因英国王子爱德华访港而“大赦”出狱,已度过十三年铁窗生涯,时年五十三岁矣。村民们燃放爆竹,夹道欢迎,整个月里盛宴款待,誉为民族英雄。伍星墀出狱后改号醒迟,在西边围筑“作新书室”,设馆授徒,赋诗明志,与当地名流唱和,轰动一时。黄建五先生曾辑录其遗诗三首:
其一
今吾犹是故吾身,底事吾庐号作新。
黄种魂醒初认夏,绿杨甲柝甫回春;
汤铭康诰追前度,美而欧风渐隔邻;
愿与众生除旧染,冰壶一片见天真。
其二
近来时局喜推陈,我亦随人日作新。
三面开通空夙障,一堂活泼有余春;
梅花曲绕窗为壁,蓬荜阴连眷比邻;
昔叹归与今已慰,愿从吾党证前因。
其三
天涯零落复何之,倦鸟飞还得一枝。
屋小尽堪容我席,檐低终不寄人篱;
幼安有阁仍居魏,尼父乘桴不陋夷;
最好黄花开放后,陶然醉读归来辞。
烈士暮年,劫后余生,作淡泊之人,出苍凉之语,“今吾犹是故吾身”,“黄种魂醒初认夏”,“愿从吾党证前因”等句,隐隐可见壮心不已,无愧无悔。伍氏事迹因时间跨度较大,没有在小说中以真人真事采用,但因资料珍贵,也录以留存,供后人追念。
又据刘崇先生《港英在新界秋后算账》一文中所载,骆克在搜捕抗英人士时向卜力呈报的黑名单中提到的姓名有:吴基祥、邓清持、邓清宏、邓亚清、吴丰祥、麦鸿文、陈天宝、李天良、文大龙、李培基、林源发、陈容。因为这些姓名均系据英文音译,汉字书写不一定准确,我怀疑其中的“吴基祥”可能就是伍其昌,“邓清持”则疑为邓菁士,录此备考。
以邓菁士为代表的一批抗英志士,在异邦入侵、国难当头之际所表现出的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