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扬眉吐气(2 / 4)
队六万余人,会同第2集团军,会攻俄乌的伯兴一线,即南贝加尔湖区域之敌,一路四万人,沿奥廖克马河北上,深入东西伯利亚腹地。
当时的西伯利亚军事力量颇为薄弱,主力十万大军被歼灭,则整个东西伯利亚的小股部队凑起来也不过两三万人,他们如果能抵挡得住明军成建制的正规军的进攻。
明军北上之军一路长驱直如,连克丘利曼、乌卢、雅库茨克诸城,同时北太平洋舰队也成功的运送了一支海军陆战师在马加丹港登陆。
8月中旬,两支明军在朱格朱尔山脉与切尔斯基山脉间的奥尔托巴拉甘会师,至此,明军完全控制了鄂霍次克海沿岸的俄国将近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南线,在两个集团军的协同作战下,乌的伯兴之敌苦战二十天后溃败,明军十万大军深入到南西伯利亚,迅速的攻占了贝加尔湖周边区域,并将兵锋指向了叶尼塞河以西的西西伯利亚地区。
俄国沙皇政府从增兵远东到试图与大明谈判,从对大明开战决心不明,再到对大明军队的作战实力等一系列误判,导致了远东十几万大军的被歼。
而漫长的交通线又使得俄国从中亚调来的援军行军缓慢,直到大明攻占了贝加尔湖一带时,将近五万人的援军才仓促的赶到了西西伯利亚。
明军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再一次的上演了闪电战的神话,当然,这离不开明军新式武器的作用,以及电报广泛应用的功劳。
反观俄国,尽管国家整体的工业实力胜出大明不少,但在将工业实力转化为军事战斗力方面,却远逊于大明。
直至此时,俄军所用的步枪,才刚刚换装成为后膛枪,而这些换装的后膛枪,已经是英法列强准备淘汰的型号。
而明军则比英法更厉害,不但装备了神器般的马克沁机枪和飞艇,组建了成建制的炮团,就连最基本的步枪,也已经进入毛瑟枪的时代。而当TNT、无烟火药广泛应用于子弹与炮弹中时,这种装备上的差距就更为的明显。
其实,这场战争早有开战之前,胜负就已成定局。
尽管明军在西伯利亚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已经是强钝之末,双方在叶尼塞河附近激战数次不分胜负,之后便开始了僵持。随着时间进入九月,西伯利亚也进入了雨季,泥泞的环境使双方更无法发起有力的进攻。
大明因这场战争的胜利,国内民心士气空前的高涨,人民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