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扬眉吐气(3 / 4)
比的团结,而俄国则不一样,远东的惨败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颜面扫地,数年辛苦改革所积累的人心与物资在化为乌有。
这一次不光是普通民众怨声载道,就连上层贵族也对战争的失败极为不满,攻击的矛头纷纷指向了沙皇和他的政府。很快,俄罗斯国内又陷入了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样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屈辱性的选择与大明和谈。
十月初的一天,俄国斯的谈判代表团悄然来到了南京。与以往进京的列强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不同,这一个二十多人的代表团,竟是趁着天刚蒙蒙亮之时,悄悄的从南京不太繁华的太华门进城。
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团,他们试图避过中国民众的围观和嘲笑,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大明政府可不打算让他们蒙混过关,在谈判之前先羞辱谈判对手一番,这同样是一种打击对手信心的有效手段。
所以,早在俄国使团到达的前一天,南京的警备厅便张贴出一张公告,声称明天早上俄国使团将由太华门进城,请附近的居民尽量推迟出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交通拥堵。
这公告看起来是在为俄国人着想,其实却是暗着告诉南京的市民们,俄毛子要派人来谈怎么割地赔款了,想看热闹的人们可不要错过呀。
果然,自信心高涨的民众们,在这一天起了一大早,几千号人天还没亮就挤在了太华门外,而当俄国使团进城之时,太华门前的那条街已是人山人海。
“狗日的俄毛子,看你们还敢嚣张不。”
“叫你们欺负俺们中国,现在遭报应了吧,活该。”
“不跟他们和谈,叫咱军队打到俄毛子京城去,抓了俄国狗皇帝回来给咱皇上当太监。”
……
群情亢奋的市民们叫嚷着,宣泄着内心的怨气。
多少年了,这种久久压抑于心底的怒火,积累到今日,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二十多年前,就是在金陵这座古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中国从此成为列强欺凌的对象,中国人也成了列强眼中野蛮、落后的民族。
今天,一个曾经欺凌中国最盛的列强终于是灰溜溜的找上门来,这一次,不是夺走中国的土地,而是乞求中国的原谅,拱手将它们夺去的土地奉还。
尽管,距离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无论如今,今天都是足以铭记于史册的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