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坦克集团军的建立、编制和战斗能力(1 / 16)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不得不付出互大的精力和体力。由于多种原因,苏军被迫于战争开始后即向后方退却。在艰苦的防御交战中,包括英勇的坦克兵在内的苏军使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坚决地保卫了城市和乡村。我军在莫斯科转入反攻以后,粉碎了法西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整个苏德战场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在此后的进攻战役中,装甲坦克兵兵团和军团要发挥重要作用。
组建坦克集团军的基本条件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组建坦克集团军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所提供的巨大能力。我军在战争初期的处境,迫切要求我们加速生产技术兵器。1941年夏,由于工业东迁和转入战时体制,使军工产品暂时减少,从而减弱了苏军的进攻能力。经济困难,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坦克大量损失以及编制上的缺点等等),迫使苏军最高统帅部于1941年7月决定撤销机械化军,建立坦克师。随后坦克师又改编成独立坦克旅。还组建了独立的坦克团、营。由于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资源,工人、学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我国在1942年已经取得军工生产方面的重大成就,已能大规模生产坦克装甲车辆。
由表l可以看出,1942年上半年的坦克产量与1941年下半年相比,增长了1.3倍。而且在11178辆坦克当中有6000余辆(50.5%)是中型和重型坦克。1942年下半年生产了1万3千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1943年和1944年生产了5万3千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这就为建立较大的坦克兵兵团和军团并弥补坦克方面的损失提供了现实的条件。苏联在战争年代共生产10万4千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总计给作战部队提供了7万8千辆坦克和1万6千余辆自行火炮。装备给装甲坦克兵的汽车约11万1千辆、装甲汽车1万辆、摩托车3万辆。火炮和其它武器的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红军于1942年共得到3237台火箭炮。同年共生产76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29561门。1942年12月各种火炮的生产量,同1941年12月相比,已经增长了0.8倍,1943年的火炮生产增长了1.2倍以上。
金属是军工生产的基础的基础,整个战争需要大里的金属。我们的人民提供了战争所需要的金属。1942年全国共生产生铁480万吨,钢810万吨,钢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