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役准备的条件和方法(5 / 7)
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各不相同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工作重点放在如何确定集团军各兵团在执行任务时的可能行动方法,如何组织集团军内部的协同以及与合成兵团和航空兵的协同。经验表明,采取这样的工作程序,可以使战役准备工作达到很高的质量。集团军司令员和司令部、各兵团和部队.的指挥员在战役进程中都能正确而有信心地行动,甚至在情况多变的条件下工作也很有条理,因而顺利地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如果战役准备时间不足10昼夜,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和参谋长就要按另外一种程序安排工作。在这样的条件下,集团军受领任务后,司令员和军事委员、参谋长,在某些战役中还曾吸收后勤部长和技术副司令员共同了解任务。在了解任务过程中,集团军野战指挥机构则分头进行工作:司令员组研究上级指示(命令),作战处军官把任务和情况资料标在地图上。司令员经研究指示并与有关首长交换意见后,即确定集团军按阶段完成任务的期限,还要确定司令部、兵种首长、专业兵首长和勤务主任为司令员定下决心必须准备的资料的内容和范围。此时,作战处军官则编写下发的预先号令。这些工作需要的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
与此同时,野战指挥机构也展开工作:集团军司令员根据已有的材料判断情况,参谋长(作战处)给指挥机构的负责人员概略介绍战役情况,这时各负责人员即可目的明确地为给司令员准备使用建议和为编写预先号令准备材料而展开工作。集团军司令员在与集团军属兵团和部队的指挥员进行现地勘察时,要进一步明确情况,定下决心,下达战斗命令。
如果因时间不够或配置地域远离进入交战地区(敌人防御前沿)而不能进行现地勘察时,则根据司令部所作的各种计算在图上具体判断情况。某些坦克集团军在准备参加奥廖尔、别尔哥罗德一哈尔科夫、基辅、白俄罗斯、乌曼一保托山内、东普鲁士、布达佩斯、维也纳等战役时,其指挥机构就是按上述工作程序进行准备的。例如,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参加别尔哥罗德一哈尔科夫战役前进行准备时,受领任务后用于做各项准备工作的时间有两个昼夜多一点。前两个小时,司令员组织了解任务,参谋长则向野战指挥机构的各负责人概略介绍战役情况。随后的3,4小时,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根据现有资料并听取野战指挥机构的某些军官的报告后,判断了情况。此时,通过司令部向兵团指挥员下达了预先号令。受领任务5-6小时以后,司令员和兵团指挥员、作战处长、侦察处长、工程兵主任以及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