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车辆武器的修复(1 / 8)
修复车辆武器在保持坦克集团军战斗力的整个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给补充分队补充新的车辆武器,主要是在战役准备各阶段以及长时间的战役间隙中进行的,这就决定了修恢车辆武器的意义。在战斗过程中,用刚出厂的坦克补充部队,是很少见的现象。因此,在交战过程中修恢损坏的坦克装甲车辆并迅速补充部队,是补充坦克损失的最重要来源。例如,在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中,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修理部门的工作经验表明,修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数量大大超过战役开始时坦克集团军配备的战斗车辆数量。换句话说,在一次战役中,每一辆坦克和自行火炮都可能损坏两三次,并修复两,三次,重新归队。
通过分析各坦克集团军在一些进攻战役中的损失情况,可以看出修理工作中的许多重要因素(见附录一和附录二)。第一,进攻战役持续时间平均为15-20昼夜时,坦克集团军不可修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约占最初数量的25%,而总的损失约占82%。每昼夜的损失约占战斗车辆最初数量的5%,其中需大修的占0.6%,需要中修和小修的约占3%。
第二,需要后送和修理的战斗车辆,约占总损失的70%。在需要修理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中,由于战斗损伤丧失战斗力的约占70%由于技术故障丧失战斗力的约占30%。在一些战役(如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参加的远东战役)中,由于技术原因丧失战斗力的车辆,约占63.8%。第三,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战斗损伤,从时间来看是不固定的。战斗损伤取决于许多因素,而首先取决于集团军的行动性质、战役的激烈程度、敌军防御阵地配置反坦克兵器的数量和坦克乘员的训练水平。例如,参加突破敌军防御战术地幅的各集团军(如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和柏林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奥廖尔战役和柏林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所遭受的损失,大于实施“纯突破”的各集团军(卢布林一布列斯特战役中的坦克第2集团军),平均每昼夜为0.7-3.8%。对损失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各集团军所受领的任务,伪装兵力兵器的方法、持续时间和伪装的水平。
因此,从附录一可以看出,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在别尔哥罗德一哈尔科夫战役中遭受了最严重的损失,绝不是偶然的,当时该集团军要参加对敌军防御战术地幅的突破,争夺坚固支撑点,抗击敌军坦克强大集团的反冲击。此外,在普罗斯库罗夫一切尔诺夫策战役中的情况也是一样,战斗行动持续了一个多月。而且在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