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车辆武器的修复(8 / 8)
第2集团军1945年l-2月的经验,战斗车辆大修修间期的延长(根据战争经验,坦克大修前平均使用的摩托小时和里程数:T-34——250-300摩托小时,1500-2400公里,NC——200-250摩托小时,1200-2000公里,平均每个摩托小时的行驶距离为6-8公里),足以证明坦克集团军全体人员在保养车辆,进而保持各部队和兵团战斗力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见表27)。在战役过程中,车辆的修理由集团军技术副司令负责领导,他是坦克修理和供应部作战组成员,该作战组通常配置在集团军指挥所。技术副司令通常通过坦克修理和供应部各处组织领导修理工作,这些处配置在集团军野战指挥所第二梯队。同部属的通信联络,主要使用运动工具,只是在个别战役(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柏林战役)中使用专用无线电通信网或者指挥员通信网。同时,也尽量使用有线通信线路接收和传送情报。经验表明,领导技术保障的主要措施有:收集车辆状况资料,给各抢救修理勤务分队、部队下达任务,督促检查和帮助完成保持和恢复部队战斗力的任务。根据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在1944-1945年的经验,完成上述最后一项措施的方法是,主管人员会面,并分析各军和独立旅上送的报告:车辆状况报告,每天上报一次,有关每台战斗车辆摩托小时消耗、油料保障情况报告,每5天上报一次,有关使用、修理和供应情况报告,每月上报一次。总之,定时呈迭报告,就可以为定下决心提供所需要的情报。
因此,在上次战争中组织与实施技术保障的经验证明,坦克集团军采取的高度有效的措施,达到了保持和恢复战斗力的目的。主要是创造性地对待具体条件下的任务,探讨技术保障较完善的形式和方式方法。结果,在1944年各次战役中,技术保障问题已经顺利解决了。例如,在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修复了80%的损坏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1945年各次战役中,修复的战斗车辆达到90%以上。在工厂和战场上使坦克“复活”的人们的英雄劳动是值得表彰的。军事科学博士、教授、卫国战争积极参加者?戈卢什科上将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特别亲切地记述了这一点。修理分队的许多战士、军士和军官为修复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模范行动获得了政府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