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四章 绝境(3 / 6)
为服装中的一种,是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式套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是孙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不同特点设计提倡而得名。衣服外面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是辛亥革命之后流行起来的服装。一九一二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位礼服。
新中国开国领袖毛主席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人称呼中山装为“毛式服装。”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时,依旧穿着中山装。中山装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尤其显得庄重,沉稳。
七十年代,中山装已经成为中国大多数成年男性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当妻子把那套银灰色中山装从裁缝那里取回来后,叫丈夫试穿一下。
罗刚见了笑嘻嘻的,从内心感激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双手接过衣裤后,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又看,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似的,许久都舍不得放下手。
妻子笑眯眯的问他:“做得怎么样,罗刚?”
罗刚头一次穿中山装,感到有些新鲜。口里不停的称赞:“不错不错。”
妻子见丈夫第一次这么高兴,心里乐滋滋的。自己的操心得到最心爱的人肯定和称赞,她也满足了。
别看罗刚为人直爽,这时侯,他粗中有细。不忘记关心妻子,说:“下次你也做一套新衣服吧,真是难为你了。”
妻子见丈夫这样关心她,仿佛喝了一口蜜蜂糖水,心里欢喜的劲头就别提了。她觉得丈夫人好心好,结婚几十年两口子从来没有红过脸,更不用说是吵架。嫁给这样的男人,是她前辈子修来的福气,就是少吃少穿也愿意。
罗刚将衣裤试穿了一下,不大不小正合身,就像是他本人量身过的一样。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八.一”建军节又到了。说来也巧,在众多的转业复退军人中,罗刚仍然作为转业复退军人代表参加纪念大会。在纪念大会上,罗刚穿着妻子给他定做的银灰色中山装,显得格外庄重和挺括,细细看去还是蛮精神的。
罗刚前脚刚刚回到家里,腾里格后脚就跟了进来。
看见罗刚这般打扮,腾里格先是一愣,然后嘻嘻嘻的说出一番恭维话:“哟,三天不见,当刮目相看。老哥穿这身中山装,还有点儿像领导的味道。”
罗刚朝他挥了挥手,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