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四章 绝境(4 / 6)
:“扯淡,去去去,莫在这里讽刺人。”
腾里格收住玩笑,正儿八经的评价:“好,老战友穿着一身中山装,给人感觉不一样。”
罗刚笑了笑说:“真的吗?”
腾里格应道:“真的。不信就问问嫂子。”
罗刚妻子满面笑容,点头说:“是不一样,人显得庄重一些。”
腾里格俏皮的说:“是嘛。古人说的没错:马要鞍,人要穿。三分人才,七分打扮。”
罗刚用手指了指腾里格,纠正道:“都几十岁的人了,还讲什么打扮,只要穿的干净就行了。”
腾里格狡辩的说:“我讲的打扮就是整洁嘛,嫂子你说是吗?”他讲完了还不忘记请罗刚妻子帮腔。
罗刚妻子笑一笑,没有作声。
有着浓厚传统思想的罗刚,对中山装比较感兴趣,但是对西服却一点兴趣都没有。那年去丹东换假肢,路过女儿家里。女婿给岳父买了一套西装,罗刚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在他眼里,西服是洋货,是“嗟来食”不能穿。
女婿向他解释说,现在时代在发展,社会开放了,西服是企业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员,在许多正式场合着装的首选服装。穿着它显得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有权威感。显得人年轻一些,活跃有精神。配上领带显得高雅典朴。每一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人,不要以一种挑战心理接受这种陌生又有新感的服饰文化。老一辈人不要担心它被什么阶级穿过,不要理会历史上那种说不清楚的象征和含义。现代场合一般不太拘泥繁文缛节,爸爸不必考虑那些事情。
尽管女婿苦口婆心说了一大堆理由,罗刚丝毫没有动心。仍然不要女婿买的西服,最后还将女婿狠狠说了一顿。弄的女婿哭笑不得,直到岳父离开以后,也不敢提及西服的事情。
罗刚就是这样一个人,凡是他不喜欢的东西,你就是劝说三天三夜也没有用。
那年办武术学校,腾里格出差回来,在外面给罗刚带了一件火红的仿唐朝衣服,是中年男性时下比较流行的服装。罗刚见了不喜欢,虽然接受了却从来不穿它,估计是怕腾里格失面子而接下的。
腾里格自己也带一件穿在身上,做罗刚的思想工作,说:“穿仿唐服装表示生意红火,生活富有。图个吉利和兴趣,天天有好心情。”
罗刚顶了他几句说:“武术学校红火,靠教学质量和管理,生活还没有脱贫,更谈不上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