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6 / 18)
也是去日无多了(那时候正有风声传说他也要下台),能在这个位置上招待大家,没准这就是最后一次了。
想到这里,萧天英就不免有些感伤,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名单还真让我为难,正兵团级的七个,参加过长征的十二个,还有几个当过书记省长的,综合实力都差不多,我看这些同志都应该在主宾席上就座,把谁划拉下去都不好。退下去的老家伙们格外敏感,弄得不好要伤感情,那就把好事办坏了。你们出出主意。
当时在萧天英身边的干部,有军区机关的,也有兵种来的人。有的提议按原部别为单位分桌,有的提议按入场先后分,当然都不是好主意。政治部的一个二级部副部长提议搞“圆桌会议”,马上被司令部管理局的局长否定了,理由是人太多,乱了,没那么大的圆桌,也不成体统。
大家想来想去没有什么高招,这时候就有个怯生生的声音出现了,说:“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是不是可以这样……”然后一五一十地把“不成熟”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人就是W军区炮兵司令部的参谋韩陌阡。大家听了韩陌阡的意见都不吭气,萧副司令盯着那张略显苍白的脸看了一阵子,又看了看众人,摸了摸下巴说:“哎,别看,这还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看可以。”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到了建军节那天,老干部们陆续赶到,充当工作人员的机关干部们迎在门口招呼:老首长随便坐,怎么高兴怎么坐。离退休老干部们进到大餐厅,一看七张桌子围成一圈,也没显示个大小主次,便随便坐了,互相熟悉的,合脾气的,老搭挡老上下级,自然而然地就坐到了一起。
萧天英在七张桌子中间的空地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讲完了,才大声说道:“今天我们都是老革命,本人给各位老伙计当了几天工作人员,也该入席痛饮一杯啊。哪里还有空位置?”
J军原副政委便喊:“我们这里还空一个,欢迎萧副司令光临本桌。”
这时候众老首长才发现今天的招待会别具一格,居然没个主宾席,人员布局全是随心所欲。有的(正兵团以上和其他德高望重的)原来是理所当然要打算坐主宾席的,虽然稍有失落,但很快就释然了——老王老陈也在下面嘛。大家都是一个样子,就没什么可挑的了,反倒觉得萧天英此举别有匠心,倒不失明智。也有的(主要是副兵团级上下的)原先估计自己在今天的招待会上,可能处于上主宾席或不上两可之间,这个地位是很尴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