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5 / 18)
够称得上是人才的人。他以他特殊的方式筛选和塑造他所钟爱的人才。
这位首长不好伺候,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毛病和优点一样多——你要是认为他说这话是谦虚,那你就错了。他还有一个注释,说他的毛病和优点在数量上一样多,在质量上则优点和缺点之比是百分之九十五比五,而且他的优点是大优点,毛病是小毛病——单凭这句话,你就知道他好不好伺候了。
韩陌阡对萧副司令其人是深有研究的,他的优点有多少,他就希望你的优点有多少;但是你的优点过多地多出了他的范围,他又不一定喜欢,又有可能把你的多出来的那部分优点看成是缺点;他的缺点有多少,他就能容忍你有多少缺点,但是你的缺点要是过多地多于他的缺点,他同样要敲打你,而且是狠狠地敲打,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他对你的信任和使用。
萧天英是在读中学时参加地下党的,有高中文化,这在他那个时代那一批革命者中,算得上是大知识分子。抗战时期他奉上级的指示在别茨山组建了驰名中原的萧支队,卫国战争时期从这里拉了一个野战旅南下,建国后到W军区当了军区炮兵的第一任司令员,任上力主高级军官专业化,并且身体力行,以五十高龄亲自操练各种火炮,并且创造了军级干部加农炮两千米直瞄五发五中的惊人成绩。
在萧天英担任W军区炮兵司令员时期,有一次炮兵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强调现代干部专业化问题。大军区头头脑脑来了三四个,别人作报告都是打了稿子,引经据典要么是毛主席的关于干部要先行一步的指示,要么是恩格斯关于职业道德的阐述,都是本党权威理论,无懈可击滴水不漏。轮到萧天英作总结,开始还能沿着会前常委研究的思路,可是讲了一会儿觉得不过瘾,索性扔掉发言稿信口开河抡开了。说现在的干部至少有一半是草包,一个在射击指挥理论考核中成绩连良好都很勉强的干部,居然也能当团长,一个本来在后勤保障方面颇有建树的干部,为了体现重用,居然让他去当政委,简直是乱点鸳鸯谱。
那几年,军队相当一部分干部都是“支左”之后下来的或者是通过其他渠道调整的,包括军区的个别首长,来路都不是很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提到干部素质问题,别人都是如履薄冰,他老人家却大言不惭肆无忌惮,当场点出了一个副师长和一个团的政委,让前者回答步炮协同基本原则,让后者阐释政工条令第五至第八节。也算这两个干部撞到枪口了,果然就出了洋相。
这下萧天英就抓住了把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