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6 / 18)
,更加洋洋得意,稀里哗啦滔滔不绝,将干部队伍中种种不称职的现象和盘托出,并且不断点出干部来证明自己是有的放矢。“古人都知道以不二之心,发于事业,昼夜在公,即有一尺之才,必尽一尺之用。现在倒好,连一寸的才都没有,就放到一尺的位置上,能力与职位差距太大,还不好好学习,精力不去放在自身提高上,而去找拉关系靠山头,无将心也就毫无将德可言,这样的干部在我们的部队不是没有而是太多太多,谁不服气我们可以当场测验,我萧某也不出偏题僻题,我就考你们职责范围以内的常识,我敢断定及格者不上半数你们信不信?现在世界科技发展得很快,知识更新速度更快,如果连常规的知识都掌握不了,怎么能谈得上同先进知识接轨呢?你们要当心,那种稀里糊涂的所谓的工农干部再也不能工农下去了,在我们炮兵部队里,只有炮兵军官,没有工农干部,谁再以工农干部自居,我老萧就请你滚蛋。”
有人不痛快了——你萧天英什么意思?你能亲自上炮五发五中,别人也就非得跟你一样不可?你能把步炮协同合同战术烂熟于心,难道别人也得倒背如流?你专业水平有两下子是不错,可是你就不让别人过啦?你没大没小疯疯癫癫地去跟兵们一道摸爬滚打那是你有毛病,别说同级干部做不到,就是师团干部也坚持不下来。
萧天英说话向来是不看别人脸色的,他恰好就没有顾忌到,这些不称职的干部之所以能够登上现职,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个团级干部的成长,至少在兵种或军一级有他的后台,而一个师级干部的任命,如果大军区一级没有赏识者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萧天英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显然他是知道这个利害关系的。但是他不在乎,没准他就是把话放给自己的同级甚至是上级听的,他萧天英对于干部的现状早就一肚皮牢骚了,现在一让整顿干部,别人还要慢走几步看一看,他萧天英是一分钟也看不下去了,不干便罢,一旦把盖子揭开,就一杆子捋到底。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两次了。更为恶劣的是,他还当真搞了一个师团营连四级干部业务考核制度,并经常下去检查,将成绩公布于众,不管是师长还是连长,以成绩排队,搞得干部队伍鸡飞狗跳,相当一部分中高级干部人心惶惶。十几年都没有真刀实枪的训练了,有不少干部担任现职并不是靠这个素质那个素质上来的,一下子抠得这么严,心理上难以接受,真想提高更是力不从心。所以在本军区炮兵部队提起炮兵的萧司令员萧天狼,人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由衷称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