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打开销路(3 / 6)
年一更换,跟他们掌柜的说用咱们沈记的布,还有酒楼、成衣铺子、喜铺,统统一匹布收半匹的钱,我要叫京城的百姓们都认识我们沈记的牌子。”
若说方才一匹布里减去五尺的利,他们还有的赚头。
可一匹布收半匹的钱?这生意还做个什么意思?
不过刘大掌柜只敢在心里这么想,东家发的话,他只好听从。
这件事还没有消化下去,就又听沈君佑问道:“不知道诸位可去过京城的货栈?”
有人点头,有人摇头,但脑子里都不明白沈君佑为何这么问。
沈君佑继续道:“各家布铺都聚在锦绣坊,虽然形成了京城闻名的织染街,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譬如说离着远的人想过来买匹布,就要坐轿子甚至是马车,有些人嫌麻烦,索性就会到附近的货栈里去买,久而久之,货栈就形成了京城的一大商行。另外,京城跟咱们那里不同,这里水路通达,商贾行商大都选择水路,不但安全,又节省人力。而大凡有码头的地方也会有货栈,有些小商贾甚至会直接拿着带来的东西去货栈里卖,再把银子换成京城的东西拿回去卖,以此赚其中的差价。如果我们能叫全京城的各大货栈都卖我们沈记的布,我们还用愁生意没处做吗?”
垄断各大货栈?这件事做起来怕不是比上一件还难!
在座的几人脸上都有了为难之色。
沈君佑怎么会看不出来,耐着性子和颜悦色:“我知道大伙为难,可如今上头有隆和记、广昌记两大家压着,咱们就只能从他们不主动涉及的地方下手。咱们晋商向来讲究结交相与,这样的行商路子不必我多言,在座的诸位没有不清楚的吧。”
言出必行,行之必果。
当天下午,沈君佑就带着关恒一起去了京城的各大货栈。
商人没有不牟利的,沈君佑给出的价码极是划算,几家货栈的掌柜当下就同意了。
忙活了一天,回到家时已经过了晚饭的时辰。
屋里,夏堇坐在大炕上在教如意玩翻绳,璧容正听着豪哥儿和承哥儿背论语,承哥儿还勉强背的下来,豪哥儿却已经眼皮子打架,站都站不住了。
沈君佑推了门进来。
“二爷回来了。”夏堇从床上下来,出去打了盆水给他净手。
“今个儿怎么回来这么晚,晚饭我叫三娘在锅上温着呢。”璧容趿了鞋下地,拿过架子上搭着的常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