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性情·话里乾坤(3 / 8)
如何光宗耀祖。只是他一直没遇到合适的机会。项羽说的这话,他心里未必不是这么想的,但他没有说出来,因为他不是年轻气盛的岁数了,他懂得隐忍,在没有把握时,他不想暴露自己,以免前功尽弃。同时他也害怕,毕竟面对的是生杀予夺一言九鼎的当朝天子,项羽这一嗓子差点没让他功亏一篑,所以他闻言急忙捂住项羽的嘴,说:“毋妄言,族矣!”项梁早被吓得魂飞天外。这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三,项羽是一个自信的人。
项羽的话目的明确,杀气腾腾,字字咬牙切齿、充满仇恨。除了情感上的强烈,这话还有内涵,它表现了项羽的一种不屑。在他眼里,秦始皇并不算什么,别看你现在威风,我将来比你更威风,似乎夺取天下并不算什么特别费劲的事。项羽自认为取代秦始皇只是个时间问题,根本算不得什么。这种骨子里的不屑,体现了项羽异乎寻常的自信。
当然,项羽的这种自信里也多少含有些自傲的成分,因为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不过理想归理想,抱负归抱负,如果不是后来陈胜、吴广被迫起兵,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不知要等到何时才会有所动作。
【3.刘邦如是说】
刘邦是在征送徭役去咸阳时的一个偶然机会看到秦始皇的,目睹秦始皇的威风,他“喟然太息”,长叹一声,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意思是男子汉就该这样,这才叫成功的男人。其羡慕、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这也传递出刘邦三方面的信息:
首先,刘邦是个懂得服气的人。
从这句话中,我们丝毫看不到项羽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谁也不服的霸气和傲气,刘邦的话里除了羡慕就是羡慕,而且羡慕却不嫉妒,更加不会恨。他内心对秦始皇充满了崇拜,而且崇拜得五体投地。也就是说,这个世上有真正让他折服的人,他并没有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其次,刘邦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一个人崇拜另一个人,定然是自己感觉难以望其项背。这种潜意识的攀比,会让他自惭形秽,进而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应该说,刘邦当时混得还算不错的。泗水亭长充其量算个基层公务人员,是吏而不是官,但他毕竟是吃官家饭、做官家事的,人前人后吆五喝六,小日子过得定然也很优哉快活。况且县官不如现管,阎王好见小鬼难拿,那愿意巴结的老百姓定然不在少数,每天请吃请喝,混一肚子好下水还是没问题的。
可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