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献策·语言的艺术(14 / 14)
朝之后也没听说还有哪个朝代定都关中,不照样得天下吗?所以什么战略不战略的,那都是闭门造车的扯淡话,就像一些军事专家分析国际形势时的侃侃而谈一样,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用负什么责任,你让他指挥打仗试试,肯定完蛋。战争瞬息万变,地势地理只能算一个外因,解放战争时蒋介石据有长江天险,号称固若金汤,不照样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抢滩登陆吗?还有长征途中的险中之险的大渡河,不也照样被我红军拿下吗?
项羽的错误其实在于他的内心,他过于自信,如果他认为自己的想法正确,而别人又不能给他一个令他信服的论证,他就会固执己见,一条道走到黑。项羽最后败于刘邦,也正是源于这种自信。项羽根本就没把刘邦放在眼里,所以他后来会将汉中割给刘邦,连那骁勇强悍的章邯他都能打败,何况羽翼未丰的刘邦呢?这不是小视刘邦、忽视刘邦,而是自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项羽也没有把天下的诸侯放在眼里,所以他不会在关中落脚。可以说,项羽成功源于自信,失败也源于自信。
与项羽对应的,是刘邦的不自信,他对自己的韬略不自信,所以他要借助别人、借助外力,所以会有众多的能人来投奔他,势力也越来越大。到最后,他也能变得自信起来,终于发兵五十万,去和项羽一较高低。